作者:韩扬眉 刘晓倩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13
选择字号: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
揭示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变化速率调控因素

喜马拉雅山中段糙皮桦树线景观(海拔4067 米)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韩扬眉 通讯员刘晓倩)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格局与过程团队研究员梁尔源及合作者揭示种内关系也是调控喜马拉雅山中段树线爬升速率的重要因子,深化了对高山树线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的理论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地理学杂志》。

高山树线是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对温度变化具有潜在的敏感性。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线趋向于向高海拔迁移。在喜马拉雅山区连续分布着高山树线,它是指示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的敏感生态过渡带。已有研究显示,树线上升对于温度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那么,除气候因子外,生物因子是否也调控树线变化速率?

生物因子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研究人员基于喜马拉雅山中段树线样地网络调查发现,树线上升速率不仅受降水和种间竞争限制,还受种内关系影响。随着降水减少,树线幼苗趋于集群分布,且集群强度与树线爬升速率显著呈负相关,即树木之间相邻距离越大,爬升速率越快,反之爬升速率越慢。其中,34.7%的树线爬升速率由树木集群分布强度决定。

研究进一步表明,温度与降水的交互作用影响幼苗集群分布状态,进而调控树线爬升速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jbi.13840

 

《中国科学报》 (2020-05-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