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30
选择字号:
相忘于江湖的塑料

 

徐耀

蓝色的大海里,两个塑料微粒相遇了,互相打招呼。

黑色微粒说:“老兄,你是PE、PP还是PVC?你不是塑料包装袋吗?跑得够远啊,准备包点海产品回去?”

白色颗粒揶揄道:“黑兄弟,你应该是橡胶、ABS或PU吧?你不应该安在汽车上到处跑吗?咋地,车掉海里了?”

黑色微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啥。橡胶这个东西啊,不耐磨,车轮一转,我不就下来了?在汽车尾气后面随风飘扬,从一开始,我就是个速度的炮灰。如果我是从沙发上来的,那还不是主人的裤子把我蹭下来的吗?总之我飞扬在空气中,幸运的话被雨水冲走,不幸的话,被人吸到肺里再当痰吐出来”。

白色微粒说:“别提了,我当塑料袋的日子好啊,包围着食物,可是主人把食物一取走,我就开始了漂泊,离开香喷喷的食品到了臭烘烘的生活垃圾堆,和苍蝇蚊子为伍,风吹日晒,慢慢的我越来越小,雨水把我冲到了下水道,最终来到这个干净的大海,也不错。”

刚刚打完招呼,来了一条鱼,一口把两个微粒吞了下去,从此两个相忘于江湖的塑料微粒失去了自由,随着一条鱼的生死开始了他们的相濡以沫。

《庄子·大宗师》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塑料来源于煤炭和石油,从煤化工得到含苯环的物质,从石油化工得到烯烃,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聚合反应让这些小分子变成聚合物,塑料就是分子很大的聚合物。塑料内部的大分子本来在一个加工成型的有模有样的物品里称兄道弟,无奈人类要废弃它,大风要撕碎它,太阳要分解它,慢慢塑料制品都变成了微粒,最终消失在土壤、流水里,在自然界不断循环,谁也不知道这些人造出来的塑料微粒最终会怎么样。

那么,我们每天会产生多少塑料微粒,以及我们每天又摄入多少塑料微粒呢?

先看看每个人每天产生的塑料微粒数量,这和你生活在何处有关。北美400万,东亚和大洋洲350万,拉美200万,欧洲和中亚150万,中国90万,印度和南亚80万,非洲和中东47万。

生活在号称浪费之最的发达国家的北美人产生塑料微粒最多,他们中大多数人不会烹饪,只会吃包装食品,当然,车轮上的国家塑料微粒的产量也当仁不让。东亚和大洋洲仅次于北美,也合理,日本和韩国都是发达国家,白人统治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活方式与北美无异。

可是,拉美排名第三就有点“僭越”了,难以理解其塑料微粒产量这么大。欧洲和中亚这个划分有问题,西欧、北欧发达堪比北美,东欧落后,中亚贫穷,放在一起是不是想拉低西、北欧的水平呢?

中国的塑料微粒排放水平应该比较真实,很多生活水平较低的人省吃俭用,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也限制了包装食品的用量。剩下的两个区域也无可置疑。

究竟我们每天摄入多少塑料微粒,不妨自己到网站上测量一下,比如中国白酒,你以为喝的是琼浆玉液,对不起,是塑化剂增稠了的乙醇溶液。

如此众多的塑料微粒是如何产生和摄入的?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但是你根本没注意到。现代人日常生活产生微粒的顺序是出行、洗衣、化妆,摄入微粒则只能通过饮食和呼吸,因此无论你怎么注意,都是产生多于摄入。

以我为例,骑自行车上班,每周用洗衣机洗衣一次,几乎不喝瓶装水,几乎不用化妆品,很少吃贝壳,我每天也要产生数千个塑料微粒,但是只摄入了350个颗粒。看来,健康生活确实可以减少塑料微粒的摄入,但无法做到排放和摄入平衡,从人类自身安危来说,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海洋中发现的大约69%到81%的微塑料都是由塑料袋、包装材料或塑料瓶等大型物品被侵蚀引起的,所以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塑料微粒的产生,这需要在购物习惯和饮食习惯上作出改变。

这些年可降解塑料受到很大关注,但是较高的成本和稀少的品种使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合成塑料已经成为继金属、陶瓷、玻璃、水泥之后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没有了塑料工业,预计人类社会要停摆。

那么,在保证生活基本面不改变的情况下,除了努力发展可降解塑料外,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塑料微粒排放,少摄入些塑料微粒,我们还应该做点什么呢?

http://blog.sciencenet.cn/u/ICF2009

《中国科学报》 (2020-04-30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