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晋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3-31
选择字号:
打开塑料袋可能产生微塑料

微塑料影响健康

 

本报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少量的微塑料,这里的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一般认为,微塑料直接来自工业,比如去角质的护肤品,或是间接来自较大塑料物件的长时间分解。不过,日常生活中如划破、撕开、拧开塑料包装和容器所产生的微塑料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了解。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方程(音译)和同事监测了撕开巧克力包装袋、划破密封胶带以及打开塑料瓶盖所产生的微塑料。他们还通过化学测试和显微镜对这些过程产生的微塑料进行了确认。

作者发现,撕开或划破的动作会产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微塑料,其中包括纤维、碎片或三角片,大小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不等。产生最多的便是碎片和纤维。作者估计,每300厘米的塑料在被划破或拧开时,可能会产生10~30纳克(0.00001~0.00003毫克)的微塑料,具体取决于打开方式和塑料本身的条件,如硬度、厚度或密度。

这项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表明,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日常活动可能是少量微塑料的额外来源;但它们存在的风险、潜在的毒性,以及它们被摄入的方式还有待认识。科学家认为,有必要对人类暴露开展进一步研究。(晋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61146-4

《中国科学报》 (2020-03-31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