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伟
■张红伟
提问题应该是好奇心使然,由于不懂得、不知道所以就会发问。我们总是会看到小孩子一天到晚地追着父母问各种问题。然而奇怪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却似乎越来越不会提问,甚至是越来越不喜欢提问了。
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本应该是最需要独立思考、自我提问的时候,他们却变得越来越不会提问,甚至根本不想提问了。作为导师,笔者也会经常面对这样的尴尬——当你问研究生“你有什么想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一脸茫然,给出的答案也是“我还没有好的想法”“我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提问”“我不知道怎么说”,诸如此类。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绝不是教育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从大方面来分,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四个部分。之所以会出现“学生不会提问”的现象,应该是整个教育体系存在一定问题。这就是说,上述“四育”都不能逃脱干系。
就家庭教育而言,如果父母能够重视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对于提问给予其鼓励和褒奖,孩子们也不会年龄越大越不会提问。可惜,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不能上名校,而忽视了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
就学校教育而言,在家长和社会评价的推波助澜下,大多数学校以及相关领导机构仍然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道路上狂奔,致使老师和学生都关注的是标准答案,而不是提问能力。当然,如果据此就说学校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提问能力,那也未免有些言过其实,毕竟很多人才都是通过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得以成长发展的。
就社会教育而言,急功近利、浮躁浮华、“唯名校”“唯学历”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各种应试型的课外辅导班大行其道的根源。
此外,还有学生的自我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应该逐渐增强,但我们却发现,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虽已成人,可是似乎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意愿并不强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泛在且过载的娱乐化、碎片化信息所困扰,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经典,汲取滋养,以自我提高和完善。
在笔者看来,“四育”中如果有“一育”能够努力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鼓励提问,且力量足够强大,也不会出现今天如此明显的“不会提问”困难。这样的孩子们就好比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虽然四周环境恶劣,但只要还有些许雨水滋润,也能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绿洲。但现实的严峻性是我们的“四育”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才会导致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会提问,真正会提问者凤毛麟角。
从大的方面讲,要想实现根本性转变,就要对包括“四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这也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意蕴所在。当然,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需要我们积极作为,拭目以待。
回到当下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中。身为导师,我们不可能坐等大的教育生态系统改变来让学生学会提问,必须以身作则,主动出击。笔者以为,让研究生善于提问,导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教”的方面。导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育,更多地引导学生提问,而不是单纯地给出答案和思路。《论语》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其意是在教导学生时,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便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有“产婆术”,就是通过师生双方在问答的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以获取知识。这些启发式教育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从而培养他们提问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除了导师,其他任课教师在“教”的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是“助学”,即在学生“学”的方面,导师可以给予积极帮助。一则,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立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就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因此,在研究生入学时,导师就需要帮助研究生树立一定的研究志向,以此激发其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二则,导师可以为研究生列经典书单,并不定期地交流学习心得,以帮助研究生从经典中获得智慧。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志向,或者学生从经典中获得了智慧,相信他们离积极提问、善于提问就不远了。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报》 (2020-11-24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