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3
选择字号:
2020阅读期待












 

读书实难,但我们对读书永远保有期待。岁末之际,我们从各出版社发布的新书资讯中,精选出五大类共计25本新书,希望其中能有你新一年的心头好。

科学类

2020年,有趣有料的科普书仍是科学类图书出版的一大重点。比如,未读与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继续合作推出《1分钟物理》(第二辑),主打“1分钟get 1个新的知识点”,集合了“物理君”对网友脑洞趣题的机智解答;湛庐推出的《爆笑吧!心理学大神来了》《万物的古怪秩序》等科普书同样给读者带来脑洞大开的体验。

同时,不少深入探讨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的价值、科技对人的影响以及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应如何自处等话题的书籍,也将在今年出版。近几年大热的自然博物类图书,2020年依然有不少佳作问世。

重点推荐

●“裸猿三部曲”——《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预计2020年6月出版

2012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裸猿》与《物种起源》《时间简史》等一同上榜。莫利斯是英国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同时也是科普作家、电视节目撰稿人和主持人、艺术家。1967年,他用《裸猿》向人类宣称:人,不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猴。

●《科学的价值》,[英]理查德·道金斯著,湛庐文化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本书是《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的新作,收录了他整个科学生涯中发表过的诸多重量级演讲和文章,展现了这位以捍卫达尔文进化论为使命的无神论骑士对科学的深情,也为读者指出了一条克服重重阻碍、重新确认理性与科学价值的道路。

●《优雅的守卫者: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与四个人的故事》,[美]马特·里克特著,中信·鹦鹉螺预计2020年4月出版

一名绝症患者从坟墓中复活、一场在抗击艾滋病毒中产生的医学奇迹、两名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女性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攻击自己……《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将长达几个世纪的科学探索与四个动人的个体故事编织在一起,试图解开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奥秘。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英]戈弗雷·哈代著,何生译,图灵/人民邮电出版社预计2020年2月出版

本书是英国数学家哈代于1940年写成的经典之作。作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数学中的美学,讨论了数学的本质与特点、数学的历史及其社会功能等,该书被称作是一部“用优雅的语言对数学真谛进行了完美的揭示”的经典科普作品。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花蚀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2018年底,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花蚀用了4个月的时间走遍中国,逛了56座动物园,写作了几十篇走访笔记,结集成书。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园、动物福利、人和动物的关系、如何观看动物的书,它告诉读者:逛动物园,其实是件费脑的正经事。

文学类

2020年,各出版社纷纷端出丰盛可口的文学大餐。

名家经典,重磅推出。如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将继续推出莫言的中篇小说精品系列、莫言作品全编·剧作系列、演讲散文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中短篇与散文经典系列,主打“又短又经典,又美又文艺”;上海译文出版社将继续推出《博尔赫斯全集》(第三辑),收入博尔赫斯创作的侦探、文学入门、奇异故事集三个系列,同时继续推出村上春树的朝日堂系列、短篇、随笔等作品。

大家新作,层出不穷。伊恩·麦克尤恩、阿特伍德等外国作家的畅销新作将陆续被引进出版;国内作家的作品,如张炜的《我的原野盛宴》、路内的《雾行者》、陈丹燕的《白雪公主的简历》、方方的《是无等等》、梁鸿的《四象》、阿来的《最近的遥远》、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等,也陆续与读者见面。

重点推荐

●《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刘象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刘象愚潜心翻译20多年、数易其稿的新译本,是继萧乾、文洁若和金隄之后《尤利西斯》的第三个全译本。同时出版的还有刘象愚超过20万字的翻译札记《〈尤利西斯〉的翻译》。

●《世纪丑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新经典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曾在报社担任过撰稿记者。他的新闻稿结集成册,以《世纪丑闻》为名出版。《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本书中精选的专栏文章“从一开始就彰显了他直率而讽刺的声音”。

●《我这样的机器》,[英]伊恩·麦克尤恩著,上海译文出版社预计2020年下半年出版

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深刻思索。在新作《我这样的机器》中,他设想了一个20世纪80年代平行世界中的英国,内容触及机器、人工智能等时髦话题。麦克尤恩的尝试能否成功,有待读者自行探索。

●《我的原野盛宴》,张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以孩童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融入自然的成长姿态,从幼年的童真生活写起,为读者还原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民间历史。书中随处可见的动植物知识,使本书真正成为一场“原野盛宴”。

●《米兰讲座》,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近些年,作家余华接连有几本随笔集问世,包括2015年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和2018年的《我只知道人是什么》。《米兰讲座》集结了余华尚未出版的那些精彩随笔,呈现了他对文学、生活和世界的深邃洞见。

社科类

2019年,从《82年生的金智英》《都挺好》《送我上青云》《致命女人》等聚焦女性的影视作品,到接连曝出的家暴、PUA精神控制、伊藤诗织胜诉等社会新闻,女性议题成为贯穿全年的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当下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的讨论。而这也是近年来社科类书籍的一大关注重点。

2020年,关于女性议题的书籍依然引人注目。中信即将出版根据日本性暴力案件改编的青春小说《因为她蠢》;世纪文景将出版揭示现代母职问题的《温柔战士:职场妈妈生存报告》;译文纪实将推出《不让生育的社会》;活字文化将出版《妻子们的思秋期》。此外,还有关注底层女性群体的《身为女性》(新经典)和《廉价的生命:印度全球代孕的代价》(三辉)。

此外,今年还有不少涉及恐怖主义、气候危机、教育体制、医疗制度、人与科技的关系等议题的佳作出版。

重点推荐

●《知晓我姓名》,[美] Chanel Miller(张小夏)著,陈毓飞译,世纪文景预计2020年7月出版

本书作者Chanel Miller,就是轰动一时的2015年斯坦福大学性侵案的受害者。在这本回忆录中,她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对公众讲述了隐藏在化名“Emily Doe”之下的那个华裔女孩的真实人生。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她在书写中重新获得了名字和尊严。

●《技术新贫》,[美]玛莉·葛雷、[印度]西达尔特·苏里著,左安浦译,世纪文景预计2020年5月出版

本书揭开了一个蓬勃发展、但仍隐于经济体系中的新世界,它提醒读者留意科技产业的另一面:人类的工作依然存在,没有“被AI抢走”,只是逐渐转向幕后,但这些人的劳动权益仍旧岌岌可危。

●《乐观而不绝望:资本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美]诺姆·乔姆斯基、C.J.波利赫罗纽著,顾洁、王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预计2020年2月出版

诺姆·乔姆斯基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目前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在本书中对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宏观和微观议题,如恐怖主义、全球化下新的世界格局、欧盟的分裂、全球变暖与气候危机、核扩散、教育体制、医疗制度等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回应。

●《单身时代》,Clare Payne著,未读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结婚生子仍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单身人口正在逐渐增多。本书探讨了世界各地对单身的偏见和单身人士所面临的“人身攻击”,展现了婚姻生活不一定比单身更幸福、更能融入社会,遗迹社会结构和服务设施因为单身人口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照护的力量》,[美]凯博文著,中信预计2020年10月出版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凯博文,通过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彼此“照护”的动人故事,它不是充斥着生涩理论的学术书,也不是单纯的回忆录,它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代医学,也反思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价值。

历史类

2020年的历史类书籍,大历史与微观史均有不少作品值得期待。

大历史方面,去年推出了不少佳作的后浪·汗青堂,今年有望推出探讨西方起源与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埃及、希腊与罗马》,还有与BBC纪录片同步上市的《我们从何而来?》;理想国引进了《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新经典也将推出《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信·新思文化的“企鹅欧洲史系列”第九本《激荡欧洲》在读者的不断催更中即将面世。

微观史方面,曾以《袍哥》引起广泛关注的学者王笛将推出新作《显微镜下的成都》;意大利史学家卡洛·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也将由上海译林出版社推出。

重点推荐

●《剧变》,[美]贾雷德·戴蒙德著,中信预计2020年3月出版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的最新作品。他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展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如何应对危机、成功的国家如何从危机中恢复等命题。

●《人类观念大历史》,[英]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中信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本书是享誉全球的英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关于人类思想的历史作品。在书中,阿梅斯托深入探究了人类文明各大主要历史阶段,以及那些影响和塑造我们的重大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村落史》,胡彬彬著,中信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近几年,“抖音”“快手”上的乡村短视频收获了不少观众,李子柒的走红更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产生了无尽的好奇。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拓荒者”,他的《中国村落史》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关于中国村落起源与演变发展的专门史。

●《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美]乔舒亚·B.弗里曼著,索·恩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进入现代世界后,我们的生活便与工厂密不可分。工厂制造的商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但在社会运作中,工厂又在无形中控制着人们的生活。美国历史学家弗里曼在本书中总结了现代社会进程与工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柏林苍穹下》,[意]塞巴斯蒂亚诺·托马、洛伦佐·托马著,毛先勇译,后浪漫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彼得·汉德克在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作品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或许难以理解,但转化为图像后就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德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历史。《柏林苍穹下》正是改编自同名电影的图像小说,两位艺术家用另一种方式讲述了这个关于战争与历史的经典故事。

艺术类

2020年,艺术类书籍的出版仍然既有品位,又有趣味。世纪文景继续推出“巫鸿在文景”系列的第三本——《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还将推出由巫鸿主编的《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建筑类方面也有好书问世。2019年,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去世。后浪重新组织翻译了《贝聿铭全集》,预计今年5月出版。

在电影类书籍方面,商务印书馆将推出一系列知名导演访谈录,包括《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和三本“汉译电影大师访谈”系列丛书——《愤怒的公牛:马丁·斯科塞斯访谈录》《讲好故事:罗曼·波兰斯基访谈录》《聆听希区柯克:希区柯克访谈录》。

音乐类书籍方面,未读即将推出的《摇滚信息图》,以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摇滚乐各个分支的发展历史与沿革关系;雅众文化则计划推出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泰德·乔亚经典之作《爵士乐史》。

重点推荐

●《艺术三万年》,Phaidon出版社编,后浪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本书讲述了从公元前28000年到现在3万多年的艺术历程,内容囊括绘画、雕塑、纺织、金属制品、陶瓷等品类的600多件作品。35位世界顶尖的博物馆馆长、学者和考古学家为本书撰写了详实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

●《建筑的故事》,[英]帕特里克·狄龙著,后浪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在书中,英国建筑师、历史学家、普利策奖获得者帕特里克·狄龙讲述了金字塔、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巴黎圣母院、水晶宫等16座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伟大建筑,书中配有精美的全彩宽幅剖面图,让读者看到建筑和建筑史的惊人细节。

●《为什么悲伤的时候听慢歌》,[美]丹尼尔·列维廷著,后浪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在本书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列维廷把音乐与科学相结合,探讨了音乐是如何在全球各个文化中塑造人性的。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音乐有六种基本类型——友谊、愉悦、舒适、信仰、知识和爱,它们对人类的情绪有强大的塑造作用。

●《昆曲复兴运动》,白先勇著,理想国预计2020年3月出版

作家白先勇与友人一起重新整编的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全球巡演超过200场,掀起了昆曲在华人世界的复兴浪潮。本书再现了昆曲在当代的复兴历程,记录了昆曲进入北京大学等名校的传承过程,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保存了诸多昆曲艺术的珍贵瞬间。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日]小津安二郎著,田中真澄编,周以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待定

有豆瓣网友说:“如果说日本电影分两极,一端是浓墨重彩的史诗巨片,一端是大味至淡的家长里短,那么黑泽明拽住了红线的一头,小津安二郎则拽住了另一头。”本书收录了小津安二郎从1933年至1963年的比较完整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与艺术的真实侧影。

(本报记者张文静整理,郭刚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20-01-23 第7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