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陈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29
选择字号:
中外学者探讨能源清洁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 近日,2019年亚洲智能电网创新国际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中、德、美等30个国家的800余名电力与能源领域知名学者云集于此,围绕“智能电网连接未来”的主题,交流学术思想、分享学术成果。

据统计,会议期间共举办了5场主题研讨、11场特邀报告,分为21个专题方向,设置了45个分会场,完成了789个学术报告。

此外,会议还设置了海报竞赛、智能电网高端设备展示会、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中国区电力系统测量与仪器专委会成立仪式,进一步促进电测仪表领域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流平台的搭建,打造集科研、技术创新、工业实践为一体的信息互通平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介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积累了集约化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运行和研究经验,由于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区域的逆向分布,需要借助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因此,在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具有重大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该校在加强电子信息领域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前沿技术,关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慧能源等新方向,在智能电网信息支撑技术、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可再生能源控制及消纳、大电网分析与控制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研究基础。

据了解,本届会议由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承办。该会议是智能电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由亚洲、北美、欧洲等每年轮流举办,致力于研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已成为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重要论坛。(王之康 陈伟)

《中国科学报》 (2019-05-29 第2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