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天琪 王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7
选择字号:
沈超明:只问耕耘 静待花开

 

沈超明

■本报记者 韩天琪 通讯员 王琳

2002年留校工作的沈超明,如今已经在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工程力学实验室工作了17年。全校每年有21个专业、2000多名学生上力学实验课,实验量达到24000多人时数。

回顾17年来的实验室工作,沈超明感触最深的是——无论外部条件和环境如何,对待教学和科研都必须始终认真、严谨、坐得住冷板凳。

实验室工作需要好的心态

经过多年建设,现在的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室在师资和装备条件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较大型的机测类实验设备都达到了6台(套)的规模,通常5至6人一组进行实验,基本可以容纳一个小班。但由于每年涉及的人数、实验众多,每位老师平均每周大概有20大节实验课,晚上上课是普遍现象。

沈超明告诉《中国科学报》,“实验课与理论课差异较大,一方面要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但同时又受到设备台(套)数的限制,只好分组分批,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实验室工作比较枯燥,实验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课要少,但是批次多,内容需要不断重复,沈超明经常用“驴子拉磨”来形容, “即使如此,也不能简单地重复,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每次实验都是新的,我们必须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尽量把实验内容、相关知识点与他们的专业背景结合得紧密一些,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室工作繁杂,长期在实验室工作,很多人坐不住,会觉得很不习惯。但长期工作在实验室的沈超明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他很乐意在实验室工作,并认为实验室非常适合自己。“学校就像一部机器,每一个零部件都有自己的位置,缺了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正常运转,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要你调整好心态,努力做一颗高品质的螺丝钉,一样可以让平凡琐碎的工作变得有意义和富有乐趣。”

事无巨细的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工作琐碎、平凡,这是沈超明多年工作的切身感受。

每年2000多本实验报告,实验室教师不单是打分数,还要修改订正,“因为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问题就要来回修改”。 实验报告批改必须认真细致,这是实验室工作近二十年来的惯例。“工程专业认证的时候,我们的实验报告可以随时拿出来接受检查。”沈超明自信满满地说。

在他看来,要澄清装备建设与买设备两个不同的概念,装备建设不是简单地采购设备。装备建设需要服从学校和学院的总体部署,要服务学科发展,要与教研室老师或者系主任、学科负责人充分沟通,在这个基础上凝练实验室特色和发展方向,做好实验室规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调研、选型、采购、验收,这些中间环节需要反复不断地沟通,确保能完全满足需求;设备进来后要形成“战斗力”,要尽快熟悉设备,开发新的实验项目,试做实验,形成相应的实验报告,编制实验指导书,同时面向科研需求提供条件支持和服务。

“所以学生进实验室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其次是防火防盗,主要是防电器火灾、防仪器设备等被盗。这些从一开始就要筑牢安全防线,要加强教育管理,要用制度去杜绝,人离开实验室必须检查门窗,离开即拉闸断电,大型设备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要上墙,规范实验流程,危险性高的实验,不允许学生独立操作,要求老师在旁指导。”沈超明说,实验室安全也让所有老师紧绷“安全之弦”。

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

当前,学校正在奋力进位争先,工程力学实验室的定位也在转变,从一开始的基础课实验教学,到现在教学科研并重,也带来实验室人员角色的改变。

以前实验室的教辅色彩非常浓厚,实验室人员更多被定位为“技术人员”,在人员配置、学历结构上一直都比较弱,科研和教学产出不多。后来,学校出台文件将实验室人员定义成了“实验教师”,“这种定位实际上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地位,也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在沈超明看来,不要把自己框定在“教辅人员”这个称谓上,“在自己的心里不能把‘辅助’放前面,要把‘教师’两个字放前面。你做好自己的事,人家写论文,你也写论文,人家做科研,你也做科研,人家在教室上课,你在实验室上课,都是‘教师’,把工作做好,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实验室工作不只是“绿叶”,也可以开花结果,正如沈超明17年来做的那样,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只问耕耘,静待花开。

《中国科学报》 (2019-11-27 第5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