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2
选择字号:
如何看待科技——
人文学者时常忧虑科学家总是乐观


 徐冰

刘彬

 

张正友

张胜誉

毕淑敏

周国平

■本报记者 张文静

11月9日,第四届腾云峰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在数字世界安然栖居”。

如今,科技的影响力已无处不在,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影响着人的文化、精神、思维与伦理。如何看待科技的全方位“侵袭”?人类又该在其中如何自处,以达到“安然栖居”的理想境界?这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追问与思索的问题。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文学者常常忧心忡忡,而科学家总是表现得更加乐观。

在今年的腾云峰会上,当作家、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与科学家坐在一起进行跨界讨论时,这种视角的差异依然清晰可见。

科技如何向善?

周国平(哲学家)

“善”是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哲学讨论的核心就是善,善就是好的生活。

哲学家对科技的态度是经历变化的。生活在16、17世纪的培根对科学技术完全是拥抱、欢迎的。但到了19世纪以后,哲学家对科技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说,技术不仅是一种改变事物的手段,实际上是人类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在技术的影响下,大自然的万物变成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功能,变成了资源和能量。自然万物失去了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他认为这样方式的问题是很大的。由此发展下去,人类自身也会变成一种功能,不再有人性了。

如今,数字化和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的负面作用,并思考我们怎么去解决。

张正友(腾讯AI Lab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

我自己是个非常乐观的技术主义者。从历史上来看,人类经历过多次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和人类生活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人类依然没有毁灭,我们的社会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人类即将进入信息智能化时代,我相信,人类肯定会像之前一样,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新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让技术的正面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智能化发展可能会使一些工作消失,比如高速公路收费员。但消失了又有什么关系?这种工作是很枯燥的。技术可以帮人们转换到更有意思、更好的工作。

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家史蒂文·平克在《人性的优点》一书中写道,很多详细的数据表明,社会、文明和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整个社会的暴力、战争,从数量、强度上都大为降低,整个社会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需要做的,是社会、政府需要有政策和伦理规范,让技术最大程度上服务于人类,防范坏人利用其作恶。企业也要从社会价值角度、人类价值角度选择,负起责任来。

科技与艺术如何交融?

徐冰(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人类把艺术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觉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去美术馆,并且一定要从里面看出有价值的东西来。但是艺术与科技相比,我认为科技永远是走在前头的,它带动着艺术家的灵感和新想法。特别是在今天,科技强大的能量已经让其他领域,包括哲学、宗教、艺术都显得非常被动。

现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展览非常多,但我看过的很多都只有科技,而没有艺术,它们缺乏艺术的思想波动。很多受到追捧的作品,其实不是艺术在吸引观众,而是科技在吸引观众。一件艺术作品中如果只有科技,艺术家不能够提供很强有力的艺术概念,这件科技艺术品马上就会成为旧艺术,因为总有新的科技出现。

人类正处在一种恐慌和紧张的状态中。人类总想着造出机器人来代替自己,但在造出机器人之前,人类一定会先把自己弄成AI与自然人合体的“怪物”。随着技术发展,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文明、知识、价值观等几乎一切问题,都需要推倒重来。

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手机配合演着“双簧”,发布给世界的这个你,是真实的你还是另一个你?或者是部分的你或者假的你?我们越来越没办法判断。

刘杉(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总经理)

艺术家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不是科学家给的,科学家也很紧张。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比较焦虑的状态,这种状态无论对艺术还是对科学,都不理想。但面对这种不理想的状态,我们更需要去积极面对和应对。

其实科学与艺术有很多共性。我刚到美国读书时,美国大学里将工程类专业放在一个学院,而将科学与艺术放在一个学院,当时不理解,后来细想起来其实很有道理。科学和艺术都需要用心去创造,都对极致有所追求。科学与艺术从来都是深度融合的,从未分开过。科学是理性的艺术,艺术是感性的科学,它们都是对真理的探求。

如今科技的爆发式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但艺术家在做艺术时,不要害怕被强大的科技所冲击。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更希望艺术家要有艺术的内核,科学技术会积极为艺术服务。

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多维,越来越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平衡。科技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比如利用VR导览产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家观赏到博物馆里的各种文物古迹,但同时它也可能会造成人们越来越懒得走出家门。科技越发展,寻找平衡就越关键。

科技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幸福或灾难?

毕淑敏(作家、心理学家)

科技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幸福。比如,大家都喜欢用“美颜”相机自拍,你会发现拍出来的照片比真实的自己更美,然后你发到朋友圈,会得到很多点赞。这里的技术针对了人性的弱点,谄媚了人性中幽暗的部分。我们都自卑,都希望自己展现的形象比真实的更美好。如果说科学是中性的,那么技术就带有强烈的倾向性。

技术从业者应该具有更高的人性。人性中有温暖,有光明,有协作,有正义和勇敢,但也有卑劣,有怯懦,有虚伪与狡诈。掌握技术的人不应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用低劣的方式去引导人们。

我对人类的未来,对数字世界抱有审慎的乐观,我并不觉得技术能够直接地给人类带来幸福,幸福永远是灵魂的成就。科技在不断改变着幸福感的内涵,为人类的幸福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对于增进个体幸福感而言,科技进步是重要的来源。但切记,它并非唯一的来源。不能认为只要有了科技,就必定导致幸福。说到底,幸福是灵魂的成就,而绝非其他。

张胜誉(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

现在大热的,不管是人工智能也好,量子计算也好,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做技术的程序是,我们会首先确定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去设计相应的算法。比如我们要解决一个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我们就要首先定义什么样的分配结果是公平的,然后设计出一个机制去尽量达到它,或者证明没有一个办法能达到它。

我们完全可以为技术做出一个框架,来框住很多不确定性,甚至一些很恐怖的未来场景,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面去做技术的设计。

很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想,如果未来有超级人工智能的话,应该把它设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下。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都要遵循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比如不能攻击人类,让它不会异化成不可控的技术。

所以我觉得,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规划和设计的。当然,是不是有疯狂的人就不按这个规则走,设计出一些不遵守基本原则的人工智能?我不知道,希望没有。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可怕的武器,还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毁灭人类。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未来任何一项技术,我们都应该尽早设计出一个伦理框架,并且不要让它走出这个框架。

《中国科学报》 (2019-11-22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