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21
选择字号:
“磨耳朵”的误区

 

■星河

【当我们陶醉于外语环境的萦绕时,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却疏于理解外语文化中的基本理念。】

我丝毫不反对应试教育,并且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至少在可预期的将来还是人类选拔人才的最好方式。同样的,我对校外教育机构也心存敬意,我认为这是公立义务教育的一个良好补充。

但是,我还是要对当下教育机构的外语教学方式,提出十分强烈的质疑。

目前教育培训机构的外语教学方式,大多是外教加纯外语教学,一句汉语没有,然后通过所谓的“磨耳朵”方式让孩子学习外语。这种貌似科学的方式,在我看来其实充满了无数的隐形弊端。

事实上这种属于极端化学习的方式。姑且不谈更早的时代,遥想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中国人民刚刚开始接触外语,最早是通过广播来学习,即便是数年后英语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比较传统,因而产生了两大弊端:一是口语和听力能力较差,结果就是学子们一口哑巴英语;二是缺乏英语文化,照本宣科,逐字对译,灌输出不少“中式英语”。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和深入,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于是“勇敢地张开嘴”和“运用外语思维方式”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并渐成主流,进而开始引进口音标准和母语思维的外教,并逐渐成为一种教学范式。

但是,这种方式显然已走向另一个极端。

就人类学习而言,究其根本,更接近一种理解型与逻辑式的学习,任何学习都是在利用规律并高效地掌握规律。诚然,几乎所有领域的学习都是从机械记忆开始的,但这个过程不应过长,而语言学习自有其特殊性,记性特征更加显著,学习时也许会更加强调这种机械性——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在记忆的同时掌握规律,而不是把机械记忆这一手段当成目的本身。说句不好听的:只有传统的马戏训练,才需要小动物条件反射式地机械记忆简单技能。

儿童在语言形成时期,本该形成系统的母语逻辑,这时强行输入另外一种语言体系,无疑会对前述逻辑有所影响和干扰。毋庸置疑,双语思维一定会促进某种意识到形成,但同样的,对于单一思维的建立必然具有强烈的伤害——假若两害相权,个人认为严谨规则的基本逻辑更胜其他。我坚信并知道,有人——也许还是不少人——能够熟练地自由转换语言,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不同话语体系,但那应该是长期专业学习的结果,而并非人类掌握语言的自觉。毕竟,不同语言的转换,与不同语境或者逻辑的切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我们陶醉于外语环境的萦绕时,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却疏于理解外语文化中的基本理念,即便学得再好,所获得的也仅仅是表面性的东西。

好,我们只把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不去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过现在学生外语学习比重过大的问题,认为应该集中时间突击外语,而不是让他们把大量精力花在外语日常上面。姑且不说现在翻译软件的日臻完善,一般交流早已全无问题;同样在很多非专业领域,对于外语的要求也被分为娴熟、熟练以及一般理解的层级,完全无需这种“磨耳朵”方式就能够满足后者的要求。事实上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纯粹外语专业的学生,除非继续深造迈向更高的台阶,在一般领域的竞争力已远不如其他专业,在深造时转换专业和在毕业后转变行业者也越来越多。

有的家长说: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还是希望迷恋这种文化环境和氛围,因为我们要子女更好地融入国外的环境。即便如此,这同样也有问题——时过境迁,今时早非昔日。所谓对外语文化的融入,现在也不尽然。在这里笔者不想放大探讨所谓的国家发展等问题,单就现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汉语文化的输出,就使得这种融入的意义正在日趋淡化。事实上文明的发展趋势在于文化融合而不是分裂,实力相当的文化终究会相互交融。多年前就有文章详细做过描述:很多所谓的“中式英语”已经悄然进驻英语文化。说句未必中听的话——假如你在专业领域足够强大,一口蹩脚的英语照样可以融入异种文化;假如你在专业领域成绩平平缺乏特色一无所成,就是操着一口标准的当地口音依旧无济于事。

所以,我们不妨说得更残酷一点:即便是从一种极其功利性的目的出发,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口正宗的牛津腔也未必就比一个普通技工的手艺更具意义。

以上就是我对少儿外语学习的基本观点。假如说上述外语教学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误区,那么那种号称“从零岁开始”的“磨耳朵”式婴儿外语教学,就属于彻头彻尾的教育骗局了。

《中国科学报》 (2018-12-21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怎样快速融入学科圈子?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