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喜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21
选择字号:
二月河与历史小说




 

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因病去世。他创作的50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及当代文化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985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宫变》出版,轰动文坛。之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出版,都受到读者的热捧。1999年,改编自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由胡玫指导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播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创造了当年收视率的神话。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为什么受到读者的喜爱,让人觉得好看?

首先,虽然小说虚构的成分不少,但基本符合历史。二月河曾说:“我只是真实地描绘当时的社会。”

史学家杨启樵认为二月河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著作颇读了一些清史资料,以文学笔触阐明历史,显得有根有据,并非杜撰”。

美国清史学者欧立德在《乾隆帝:天之骄子》一书的“书目介绍”中,提到了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他也承认二月河的著述依据了“基本史实”。

学者谭光辉认为,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基本上都有正史作为依据,因此可以把他的小说看作“重述的历史”,用现代的语言,加上虚构的情节,大体上还是讲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历史故事。

其次,二月河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不仅让康熙、雍正、乾隆成为有血有肉的文学人物,还有像孝庄、明珠、索额图、鳌拜、和珅、苏麻喇姑、年羹尧等历史人物,都成为后来人模仿的范本。除了这些帝王将相,其他的官、商、兵、农、侠、盗、妓、僧的人物形象也是跃然纸上。

第三,二月河早年研究《红楼梦》,因此在叙述和书写时会不自觉地模仿。他阅读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这些书对他的小说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读者在二月河的小说中,不仅能看到跌宕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还能看到当时社会及生活的细节,有意把“读者带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从而达到一定的思想艺术效果”。比如几乎在每卷小说的开头,都会先描绘当时的社会市井。

为了描写当时的文化知识、医学棋理、诗词戏文、麻衣神相、佛经道教、奇人异士、宫廷生活,二月河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比如在《雍正皇帝》第二卷《雕工天狼》的第十三回中,对清代科举考试的规矩,作弊的手段都有精细的描绘;在《乾隆皇帝》第六卷《秋声紫苑》中,通过乾隆、和珅、于敏中之口,对一些历史典故进行了考据,并对古代诗词歌赋、散曲酒令、民间习俗等进行了介绍。

冯其庸1987年在评价《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时称其“大至帝皇之家、天潢贵胄、纷乱繁复的朝局政务,小至京华物情、市井屠沽以及儿女子媳细碎嘲谑、家庭杂事,纵横跌宕,起伏波澜,无不形声绘色,笔笔倶到”。

第四,在二月河之前,社会上对满清皇帝主要以批判摒弃为主,视他们为封建糟粕。直到二月河创作的历史小说出来,人们才开始对三位帝王有了不同的认识。

尤其是为雍正彻底正了名。雍正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和扭转乾坤的关键皇帝,但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雍正的存在感很低。二月河敏锐感到雍正执政的不易。

在他的笔下,雍正是一位为中国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政治家,“天下万苦人最苦,人最苦的是雍正”。他有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在位13年,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履行节俭,唯才是举,奖罚分明,严惩贪官。无疑,二月河以真实的史料还雍正以本来面目。

当然,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之所以能受到欢迎有许多原因,这里只举出了几点。

历史小说在中国的地位颇有些尴尬,各种评说不一。在二月河之前,有知名度更高的姚雪垠的《李自成》,有意思的是,两人为南阳老乡;在他之后有唐浩明的《曾国藩》、熊召政的《张居正》、刘斯奋的《白门柳》、凌力的《少年天子》等,毫无疑问,这些历史小说都是优秀著作,在历史大事件之外,让读者兴味盎然地去理解那时代的人和事,去了解当时的社会。

正如二月河所说:“我并不是在歌颂君主制度,而是在写那种制度下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一面。把善良、仁慈、关爱注入进去,它已经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道德观念,读者感受到的美就有了现实的依托。”(喜平)

《中国科学报》 (2018-12-21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