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近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14
选择字号:
海生“仙乐”四十春

 

■李近朱

【1978年的中国音乐界,电声乐器和乐队堪为稀有。更为重要的,是那时音乐创作的观念和思路还停留在中规中矩的传统模式中。】

40年前的1978年,电影屏幕上曾出现令人瞩目的一个热点,那就是人与海的亲密接触,以及音乐与科技的紧密结合。赫然映在银幕上的,是“潜海姑娘”四个秀颀字样;碧水荡漾着的地方,是壮美的中国南海;如美人鱼一般游曳在“水晶宫”中的,是一群水下劳作的女工。

那时,社会变革如春潮萌动,挟带着骀荡春风,已悄然向人们涌来。在春发大地的时日,这部短短的纪录片把人们带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中,任久久不得舒展的心怀一阔,情怀一展。在饱览祖国南海富饶美丽的同时,人们也为同样美丽的潜海姑娘的水下采撷所深深吸引。大自然之美与年轻姑娘所彰显的青春活力相融,赞颂了新的时代到来之际的劳动之美和创造之美。

2018年,重温纪录片《潜海姑娘》。那水下摄影的唯美画面,悦耳动人的音符旋律,讲述了潜水姑娘感人的故事。她们潜水捕捞,艰苦耕海,充满优雅的浪漫气质。独特的主题和诗意的表述,使这部具有人文精神的纪录片成为改革开放之始纪实电影创作的开端,唱响了新时期中国纪录电影的先声。

如果说,这部纪录片在内容上的突破以及影像表达上的美感,让刚从精神困囿之中走出来的人们耳目一新,那么,这部纪录片的音乐同样引起人们的瞩目与惊讶。作曲家王立平先生为《潜海姑娘》创作了音乐。单因这是美丽南海和美丽姑娘而将旋律写得优美动人,还远远不够;“潜海”的音乐潜到了音乐的另一个界域,那就是电子音乐。

人们已经惯于聆听管弦的交响或民乐的交织,但这熟悉的音响在这片海域已然不见;出现在人们耳畔的,是音色辉灿,力度轻盈,层次透明的电声。尽管早在20世纪初叶电子音乐就已经在西方乐坛上崭露头角,并且成为20世纪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界域;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那种经过染饰的颗颗音符,已经加添了迷幻的色泽和圆润的质感。人们还不太熟悉诸如具有音响合成功能的电子琴,以及电吉他、电子弦乐器等新的乐器和音色。这种富蕴科技含量的乐队构成和不同于传统作曲理念和技巧的独特写法,对于刚刚走向开放的作曲家来说,不要说去写,就是想一想也足见其开拓性的创新精神何等可贵。

面对纪录片《潜海姑娘》,作曲家心中也涌起澎湃海浪。“新”这个字眼,久久浮现在他那广阔的脑海中。于是,在美丽歌词的再度启迪下,他从心中涌出了另样的音符,唱咏了“浪花,激荡在辽阔的海洋。海燕,召唤着潜海的姑娘”。特别是那一段描写字句:“心中深深爱上了美人鱼这奇妙的家乡。鱼儿告诉我海底是个好地方,珊瑚告诉我到处是宝藏,水晶世界里一片辉煌。”诗一般的字眼和画一般的镜头,让作曲家聚焦在了“浪花”“美人鱼”“珊瑚”“水晶世界”这些极富色彩的意境中。这就要求音乐比常规的或是传统的写法,要有更多的色彩。斑斓夺目的海的色彩,启发作曲家要去运用色彩丰富的音乐写法。“电子”这个陌生的字眼,成了艺术构思的主题词。

1978年的中国音乐界,电声乐器和乐队堪为稀有。更为重要的是,那时音乐创作的观念和思路还停留在中规中矩的传统模式中。即使拿来有数的电声乐器,也会被斥为无深刻思想内涵的娱乐化倾向,唯有坚定的臂膀方可承受这压力。强调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是那时的主流认知。电子音乐往往被视为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背景声响。在严肃音乐的大庭广众中,视其肤浅,要么没有位置,要么只踞一隅。这种几乎是从“冷宫”中搭救出来的音乐,亏了身处1978年这个特殊的变革年代。于是,人们屏息恭听,眼睛亮了,思路宽了,情感动了。在“潜海姑娘”的轻盈舞动中,电子音乐不仅刻画了大海之魅力和美丽,也表现了女性的美丽与魅力。很快,那一首同名的主题歌和多段晶莹剔透的电子配乐,风靡大江南北。

广大观众欢呼一种新的音乐样式给他们以强烈的美的享受。一些所谓“专家”目瞪口呆,深为传统创作的突破而不安,及至两年之后影视界再推出带有现代探戈风的歌曲《乡恋》,于是,他们竟在报刊第一版上发出斥责所谓“靡靡之音”之吠。然而,正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以突破常规的伟力出现在音乐地平线上时,保守派惊呼“古怪”“愚蠢”,而贝多芬则坚定地说:这一切都“不能阻挡一匹勇敢的马继续奔跑”!

在音乐前进的途程中,总是充满了博弈。当谭盾那洋溢着“先锋”力度的现代音乐出现时,一个所谓的权威横加指斥。然而,时代进步潮流不可阻挡,艺术也概莫能外。冲决了保守之堤岸,新的艺术伴着新的时代一起前行。广大受众或可一下子接受了诸如电子音乐这样具有通俗性的音乐风格,或可对于前卫音乐的响动还有一个接受的或长或短的过程。但是,音乐毕竟在前进。何况,即如《潜海姑娘》这样的电子音乐也绝非娱乐化的浅薄之作,它所融进去的深刻的艺术思考和精湛的作曲技巧,已位踞在了一个专业音乐的高层面上。这种专业化的对于娱乐化音乐样式的再创,实质上也是严肃的艺术主旨的一个践行,更是新时期音乐艺术的一个宣示。

随着时间过隙,“潜海姑娘”的身影已渐行渐远了。毕竟如南海那样的美丽风光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日,人们已司空见惯。艺术上的电子音乐以及更“先锋”“前卫”的创举,已很少有人再作匪夷所思的所谓“专家”式的非议了。在艺术听觉中析分优劣,自然淘汰,而不是横加指责或行政性的倡导与取缔,这种自由的艺术氛围,正是从《潜海姑娘》诞生的1978年始,至今40年间开拓出来了思想解放的坦途。如今,在不同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演绎的多元化艺术空间中,人们感到艺术的和自己欣赏艺术的天地愈益阔大,就像碧波荡漾春潮涌流的宽广的大海一样……

《中国科学报》 (2018-12-14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