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31
选择字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
看到珠穆朗玛,还想去月球

 

■本报记者 潘希 见习记者 韩扬眉

当科学家有什么好处?颜宁脱口而出,当科学家是幸福的。

但她对幸福的理解跟别人不一样,“很自由,科学家有充分掌控自己时间的自由,可以随机安排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这也是很多科学家放弃其他领域的高薪,愿意坚守自己 ‘一亩三分地’作研究的原因。”

10月29日,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颜宁受邀在“2018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作报告。会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对科研和科学家的理解与感悟。

作研究的状态是幸福的

2018年一年,颜宁课题组在《科学》杂志上连发3篇文章。如此高产且都是重量级的学术成果,颜宁是怎么做到的?

“这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前面播了十年的种子,现在终于收获了。”颜宁也坦言,其间的过程很“磨人”,既在打磨又是折磨,“不过最后的结果我还是蛮喜欢的”。

她还提到了“非常给力”的博士后们。他们积极主动又爱动脑子,“我出去开会很频繁,但不需要很操心,所以我处于一种很幸福的状态”。

颜宁说,她现在在普林斯顿带了1名博士生、9名博士后。这也是颜宁感到在普林斯顿工作的一大优势——收到更多优秀的博士后申请。她分析了原因:一方面,作为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才吸引力;另一方面,国内的博士们未来求职很多需要具有海外经历,“国内非常顶尖的博士生们最后会选择出国做博士后”。她认为,每个人在求学生涯中,都应该有一段海外经历,开拓视野。

但她表示,在两校学习、工作20多年,它们都是自己最熟悉的环境,清华和普林斯顿对她来说一样亲切。在做学术方面,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有成就感时是幸福的

长久以来,支撑颜宁坚持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成就感。”她告诉记者,每个个体都在寻找让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我不如刘翔跑得快,没有李娜打网球的高超技能,我想学文可是文笔真的很差,也不能成为文学家,但我也需要我的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让我自己还挺满意的人?”

后来,她发现自己也许在科研方面有一点天赋,作出来“世界第一的成果”后感觉很踏实,很有成就感,“至少过去我作的成果是可以让我自己很满意的”。

然而,事实上,做科研更多时候是想不到有什么成就感的。颜宁说:“其实,就是想把问题搞明白,有时候你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了后,更多的问题出现了。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把细胞层面的时空分辨率这整个工作过程给揭示出来,但我觉得这辈子可能都做不完。”

了解颜宁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个“微博控”“科普达人”,51万“粉丝”、4000多条微博。她告诉记者,有时候是在零碎时间发,但更多时候反而是在写论文时发,“有些问题想不明白了,就随便写点东西去,这样也让我换换脑子”。

颜宁坦承,科研工作者的确压力大,关键是要做好心理调节,找到自己的放松方式。“别看我在微博上表现得很轻松,但背后熬夜工作、做不出来东西时的焦虑,是别人没办法真正感知的。”

坚守内心选择时是幸福的

作为女科学家的代表和榜样,颜宁也很关注女性科研人员的现实问题。她希望女性要更自信,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比想象的更强大。同时,作选择时,要尽量遵从内心,一定要自己作决定,并能为自己负责。“你要想不明白,可以跟很多人去聊,了解更多的层面,但最后一定是自己作决定,之后也不会后悔。”

“学术女神”“影响中国年度科技人物”“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无数光环与头衔“加身”,那颜宁心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子?

“我心目中没有科学家的样子,科学家本来就没有定型。”颜宁提到了自己见过的各种形象的科学家,既有组乐队的,也有终日惶恐不安的;既有不修边幅的,也有像模特一样时尚的,还有比艺术家还艺术家的科学家……在她看来,科学家是多元化的,公众不应该对科学家有一种刻板的认识。

颜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是能做出人源钠离子通道就退休。但如此热爱科研的她真的会退休吗?

“不可能!”她笑着却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科研就是这样,一山望着一山高,你到了喜马拉雅山,没准你看到珠穆朗玛峰,又会想着去月球。所以说退休是开玩笑的,这只是来形容我对一个课题难度的认知。”

《中国科学报》 (2018-10-3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