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17
选择字号:
让创新来得再“爽”一些

 

■倪思洁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答记者问时提出,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繁文缛节”要坚决进行清理。总理的“比喻”,释放的恰恰是政府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决心,以及对于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信心。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双创”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有统计称,自中央提出“双创”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发布的支持“双创”的政策措施已超过2000条。仅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就明确了96条政策措施。

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等利好举措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大量新市场主体的井喷式增长,使“创业潮”在全社会不断涌现。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从896家增长到1600多家,每天诞生的市场主体接近3万个。

然而,就现状来看,简政放权仍有进一步强化的空间,创新创业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机制的干扰。例如,不少科技类初创企业反映,其研发的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需要缴纳的税也越高,加上各类机构收取的服务费、咨询费、会员费等等,五花八门的税费让初创企业不堪重负。同时,虽然“审批多”的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但“审批难”的问题依然横亘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简政放权事实上贯穿了本届政府的施政全过程,成为政府施政要义的鲜明体现。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必须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放权不是放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措施必须到位。政府放权不等于无所作为,要让简政放权推动“双创”的效果落到实处,政府的监管职责依然不能丢。这需要政府全面梳理其管理职能和事项,通过第三方评估判定哪些事项该管,哪些权力该放;已经下放的权力和权力下放的程度,也需要在各级政府部门间予以明确,以达成共识。

同时,放权之后,政府还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例如,对于大多数初创企业来说,很难细致研究下发的各种政策,很有可能因为一些方面的滞后性而错失时机。同时,与大企业相比,初创的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更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法律、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通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真正让企业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

去年,也是在金色大厅,李克强总理曾表示,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如今,这种“痛”所带来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成为简政放权的受益人,这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也日益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动力。

《中国科学报》 (2016-03-1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