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2-5
选择字号:
传扬中国古典海洋文化

 

■本报记者 温新红

《中国科学报》:你对海洋文化的热情从何而来?

盛文强:我的童年时代在海岛上度过,曾见到过鲸鱼搁浅,20米的庞然大物,发出汽笛般的哀鸣,内心深受震撼。后来在东沙的“中国渔业博物馆”见到了九米长的刀鱼标本,童年时代所受到的大鱼震撼仿佛被唤醒,这条刀鱼的长度令人目眩。

《中国科学报》:中国古代对渔具有哪些研究?

盛文强:对渔具的研究,古已有之。古代的渔具研究通常作为农学的一个分支。

对渔具的研究和分类自唐代起已经较为系统,今天能看到的相关著作,有《渔书》《官井洋讨鱼秘诀》《渔具诗》等古籍资料。而且,古代没有专业细分,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如晚唐的陆龟蒙是文学家,是隐士,也是渔具专家,他提出的渔具分类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科学报》:你主要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的哪些方面?中国海洋文化有什么特点?

盛文强:从古代的典藉里来,通过整理国故,传扬中国古典的海洋文化,找有特色的东西,重新树立我们对海洋文化的信心,这是我研究和创作的宗旨。

中国的主流意识是农业,海洋意识上比较弱。而中国的海洋线漫长,沿岸文化形态复杂多样,海洋文化比较分散和零星,南北方海洋文化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北方比较偏向农业性,比如养殖和采集,都带有农业的特点。而南方如两广、福建,他们就比较喜爱闯荡。

《中国科学报》:一般认为,海怪、海盗都出现在西方的传说和文学作品里,在中国很少看到,显然你不这么认为。

盛文强:是。我之前出版过《海怪简史》,今年还将推出《海盗故事集》。

在我们的传统里,海盗是久被遮蔽的,有些中国海盗在国外更有名,比如博尔赫斯曾写过短篇小说《女海盗郑寡妇》,其原型就是清代的海盗郑一嫂。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文献记录的海盗,是东汉时的张伯路。张伯路往来于渤海中,以长岛等地为据点,曾劫掠山东沿海九郡,后被击杀。到了明清两代,海盗活动转入高潮,出现了郑芝龙、蔡牵、郑一嫂、张保仔等著名的海盗。他们打出了中国民间的海权,甚至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都要向他们缴纳过路费。

通过“打捞”发现中国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对海洋的想象及对海洋的思考,应该是非常早的。

《中国科学报》: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海洋?

盛文强:甲骨文中,海洋是晦,即晦暗不明的意思,说海是阴晴不定,是难以穿越的、非常黑暗的所在,这是最早对海洋的认识。

之后对海洋的认识是远观远望式的,像曹操的诗作《观沧海》。

中国古人认为陆地是浮在海上,也有认为陆地是巨大的海龟,由海龟托着陆地。

战国时的邹衍,提出了一个大九洲的观念,相当于现在的五大洲,有点科学假说的性质。

《中国科学报》:你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方面的题目?

盛文强:从历史影像出发复原古渔具。我希望能做一部渔具的图像史,如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那样,纯粹从图像出发,结合文物和文献。

从文字上,比如甲骨文中的网,就是一个斜纹的象形文字,可以作为图像来考察;出土文物中,虽然古代的网都腐烂了,但网坠留下来,还有陶器上、青铜上的纹样,汉画像、敦煌壁画等;明清以后,渔书、农书等古籍、版画有一些;民国时有渔业杂志及外国传教士拍的大量照片,等等。

总之,寻找到历朝历代渔具的影像,渔具的图像史就非常清晰了。

《中国科学报》 (2016-02-05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