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几天前,第十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这是一场会聚了全球学界、业界精英的思想盛会。然而,有一位被邀请的教授却缺席了这场盛会。
这位教授名叫柯伟林,他的身份是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主席。按照原计划,柯伟林是要亲临论坛,参与一场对话。然而,他却仅仅通过一段视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表达了未能出席论坛的歉意。而他给出的缺席论坛的理由是——因为现在哈佛大学最后一周的课程还没有结束,他要给学生们上课。
这是一个很令人敬佩,甚至让人有些感动的缺席理由,尤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这样的缺席理由尤其显得振聋发聩。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在提升的。之前大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还能成为一条“新闻”,但近两年,这样的“新闻”变少了,并不是这种现象少了,而是这种现象变得普遍,已不再新鲜。
但不新鲜并不代表着习以为常,更不代表着高校教师从内心中已经认同了这种行为。事实上,当前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教师的职称评定或其他评价标准方面,科研独大的现象几乎没有得到扭转。在这种情况下,大牌教授安心教学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试问,在中国的高校中,有哪位大牌教授可以因为几节普通学生的课程,而放弃一次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
柯伟林的做法给人最大的启示便是,在高校中,无论是再大牌的学者、再资深的教授,其首要身份依然是一名教师,给学生上课是凌驾于其他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承认这一点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要真正实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希望林校长(北大校长林建华)以及蔡院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能够体谅我作为教授的难处,因为毕竟我们要以学生为重。”在视频中,当柯伟林说出这句话时,现场响起了一阵赞许的掌声。
《中国科学报》 (2016-12-15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