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倪彦平 王汝菲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7-2
选择字号:
新媒体与我同在

 

■本报通讯员 倪彦平 王汝菲 记者 温才妃

余佳能,是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7个班的“90后”辅导员。她喜欢漫画,开了一个叫“卡农时间盒子”的微信公众号,内有“滴答篇”“叮咚篇”“咔嚓篇”三个系列,将自己的成长经验、忠告等图文并茂地传递给学生。

晚上,她则摇身变为手机App荔枝电台的主播,悠扬的歌曲伴着她甜美的声音,为学生放松一天的劳累心情。一般每周做两期,已经坚持了半年多,播了80余期节目。

她的学生们对此赞不绝口,大三学生胡佳唯认为它是“俘获学生的心的利器”,“很对我们的胃口,潜移默化地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当“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利用新媒体丰富校园生活就成了高校里的共识。像余佳能一样,很多辅导员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及时“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需,量身进行教育引导。

校园里的“夜猫子”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早上起得太晚,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课。该校官微就在线上喊“浙小商”(对浙商大学生的昵称)们参加“你晨读,我送早餐”活动。参与者每天早上在指定时间到学校树人广场签到晨读,累计一定次数就可领取一份免费早餐。活动迄今已开展了两轮,有千余人次参与其中。

这是浙商大利用新媒体助推管理服务的缩影。此外,该校经过官方认证而活跃着的微博、微信平台有60多个,各类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建立的新媒体平台有190多个。

在今天的浙商大,通过相应部门的微信、微博等平台,动动手指即可给书记校长反映问题,查课表、教室、成绩,查询或登记丢拾物品,给食堂提建议,寝室报修,预约心理咨询,查看校内新鲜资讯……甚至微信成为“文明寝室”建设的好帮手,比如杭商院将传统的寝室卫生检查结果放到微信服务号上,学生可及时了解需要改进的方面。

大二学生林佳琦几乎关注了所有校内部门的微信、微博账号,通过学校新媒体平台,“我们很多需求都可得到满足,许多线上线下活动也很接地气、有人气,新媒体成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贴心纽带”。

正如浙商大党委书记蒋承勇所评价的那样,“利用新媒体解决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助推学校服务升级和管理转型,又扩大了其在学生中的影响覆盖面”。

《中国科学报》 (2015-07-02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