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6-30
选择字号:
如何帮助绿色科技企业度过初期难题

 

■刘晓雨

在我国居民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健康型消费阶段的过程中,商品流通领域的“绿色”就显得更为关键,在社会不断要求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的今天,绿色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科技技术是绿色科技创新企业的关键。

除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技术,能够提高效率的技术也属于绿色科技范畴。例如,滴滴打车,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互联网公司,但通过使用这项互联网技术能够使汽车空驶率降低30%,为节能减排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提高效率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绿色的标准。

智能化是判断企业绿色与否的另一项参考,智能楼宇、智能汽车,都是能减少污染,使实物商品或服务商品在较好的环境下得以实现的科技,其智能化服务提供者也算作是绿色科技创新企业。

不同的绿色科技技术,虽然适配的领导者和商业模式不尽相同,但其共同属性,无外乎以人为本和优势互补。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并不是一名研究技术的科学家,而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却能在商业领域获得很大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司领导者强大的经营能力。

技术拥有者不一定是企业创业者,从风险投资的角度选择企业时一定要综合参考领导者在企业中的作用,而不能只看技术拥有者的作用。

因为企业领导者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这与公司成长密切相关,技术的高精尖不代表商业模式的成功,绿色环保行业也要发挥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

成长潜力、商业变现的能力,是投资者看重的早期企业的商业价值,但是绿色科技企业的社会价值、环境价值如何实现,则是困扰投资人和企业方的问题。

一个经营三到五年就可以市场扩张的手机游戏公司,与一个需要十几年深耕的水污染处理企业相比,很多人认为后者简直是吃力不讨好,多年经营的产业价值没有明显体现。政府对人才的合理配置,驱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去到绿色科技产业当中,这确是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

政府在政策指导上,应从处于A轮融资的早期企业的需求出发,制定适合创业者的政策。任何行业在早期都可能存在市场失灵的阶段,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体系构建,引导企业发挥潜在价值,尤其是绿色科技行业,更需要政府支持,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才能逐渐显现。

帮助绿色科技企业度过初创期的融资难题,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对高新技术企业有奖励基金、科技园区内减免税收、办公场地租金优惠……这些必要条件是企业所需的,但却不能解决企业早期发展的痛点,吸引人才是企业早期发展的关键,也是需要政府给予支持的方面。

优势互补

人才之外,如何撬动资本,帮助早期企业接到第一笔订单?政府的绿色采购订单或许可以更加偏向早期的绿色科技企业。

转换补贴对象也是给早期企业带来新客户的方法。将绿色科技企业的补贴集中,谁采购绿色产品补贴谁,刺激市场需求方采购早期企业产品,帮助早期企业完成生产循环、完善造血能力。

为验证如何让早期绿色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的亚太气候技术金融示范中心目前在湖南试点,设立了一个综合的金融平台。除了利用政府的引导基金设立VC(风险投资),还利用政府的专项基金设立担保资金池,对接受风险投资的绿色技术、团队、企业提供担保,以此来撬动贷款、债券基金。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设计使企业能够在真正需要时得到帮助,回归企业真正的需求。

此试点项目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中小型绿色科技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衔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可持续发展和持续技术创新,而小企业可以利用创新快的特点,利用亚行该项目资助的气候技术转移平台,为需求企业提供特别的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商业合作,小企业更容易成为大企业的战略投资对象,此类投资比起纯财务投资的VC来说,增值服务更多。

大型企业可能会有很多本土经营经验,但是小企业作为其国际视野的补充,是非常有利的事情。目前,早期企业面临的资金、技术、大企业需求、政府政策等行业生态,应得到完善,而湖南的试点就是希望在当地建立这样和谐的小气候,并且探索出一条可以复制的道路。

创新改变生活,对早期绿色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目前统计数据显示,气候融资这个早期风投在金融环节当中只占不到1%的份额,但是只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小企业优势互补,小企业会快速成长。

这也是一切大企业的开始,希望更多的早期绿色科技创新企业作出更大的努力。

(本报记者贡晓丽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清洁技术专家顾问、斐然资本投资合伙人刘晓雨在未来学院的演讲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5-06-30 第8版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