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卞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19
选择字号:
水溶性纳米晶制备方法取得进展

 

张铁锐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的普适的水溶性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图为利用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水溶性纳米晶进入水相的瞬间。

本报讯 近期,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张铁锐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的普适的水溶性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尺寸可控、稳定的水溶性纳米晶。研究人员结合小分子和聚合物修饰的优点,设计利用具有多炔基端基的长链表面活性剂分子进行配体加成,进而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将表面的炔基进行原位交联,从而获得单分子聚合物层保护的水溶性纳米晶。

目前,受到合成方法的限制,大量具有特定尺寸、形貌或化学组成的纳米晶仅能通过高温油相反应制备,因而其表面具有高疏水性,这就限制了其在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展了配体交换和配体加成这两类修饰方法,成功将油溶性纳米晶转溶入水相中。然而传统的利用小分子配体修饰方法由于其作用力较弱,得到的水溶性纳米晶的稳定性较低,而聚合物配体修饰的方法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所获得水溶性纳米晶的动力学直径。这一尺寸和稳定性的矛盾,极大地限制了水溶性纳米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张铁锐课题组利用这种新的普适水溶性纳米晶制备方法而获得单分子聚合物层保护的水溶性纳米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与小分子配体修饰的水溶性纳米晶相比,这种单分子聚合物包覆的水溶性纳米晶动力学尺寸几乎保持不变。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或选择合适的交联剂,研究人员可以对所得到的稳定的、尺寸可控的水溶性纳米晶进行功能化修饰,进一步实现了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mall杂志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向读者重点推荐。(卞僮)

《中国科学报》 (2015-01-19 第6版 进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