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8
选择字号:
“神经猫”戳中了哪根神经?

 

:“我用了6步抓住了神经猫,击败94%的精神病患者,你能超过我吗?”最近几天,微信朋友圈已被一款名为“围住神经猫”的小游戏刷屏。点开分享链接,一只神经兮兮、表情“傲娇”的白猫在手机屏幕中央“贱贱地”挑衅,等着用户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圆点来围住它。

数据显示,“围住神经猫”上线24小时内表现较为一般,IP(独立玩家数)仅为23.4万,PV(流量)仅为86.3万,但在随后一天爆发,上线48小时IP数据蹿升至241万,PV达到1026万。而开发这款游戏的江苏矽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游戏团队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开发完成。制作简单的“围住神经猫”,何以引发全民刷屏?

:“围住神经猫”在玩法上并没有太多新意,早在“围住神经猫”诞生之前,市场上就有多款类似游戏。比如网络版游戏“Circle the Cat”以及2012年登陆安卓市场的“围住小猫”。但与上述游戏不同的是,“围住神经猫”里的贱猫形象让用户倍感亲切,欲罢不能。

这只白猫的形象来源于日本漫画家横山笔下的四格漫画《全是猫》,《全是猫》系列早已赢得一大批漫画爱好者的追捧。

从Flappy Bird开始,玩家对这种“脑残虐心”的游戏似乎上了瘾,类似的还有踩白格、疯狂伐木工(Timberman)、青蛙过河等等。与Flappy Bird等游戏相比,想要围住这只“神经猫”并没那么简单,还是需要玩家好好动下脑筋,毕竟最后还要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成绩,甚至有玩家根据实战经验和精细算法研究出一套“围猫”攻略。

此前曾有人对“为何游戏越傻,人们越爱玩”的现象作过盘点分析,发现休闲类手游不再以制作精良而取胜,各种奇葩玩法的简单游戏反而得到用户欢迎,可以说“围住神经猫”正中玩家下怀。

此外,微信的关系网对这款游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围住神经猫”虽然还没有融入社交元素(比如排行榜、积分等),但通过游戏结果的分享可以看到微信好友彼此的成绩,也会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让互动性更强。

不过,过于简单粗暴的风格也让这类游戏不得不面临一个共同困境,那就是生命周期过短,“火得快死得也快”。当游戏开发者意识到休闲游戏的生命力短时,为每一款游戏投入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这些也导致游戏的制作周期更短,游戏粗糙。

(赵鲁)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5版 纵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