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8
选择字号:
探寻人类的起源
——走进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

 

■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

北京猿人生活复原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北京市西南42公里的周口店,曾经挖掘出距离我们70万年~23万年的祖先遗骸,这一发现将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万年。

今年是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85周年。5月18日,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占地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同时服役多年的老馆,也正式“退休”。

新选址的新博物馆在保留了旧馆展品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扩充。其面积是旧馆的8倍,空间宽大,同时,新馆添加了不少高科技的新“玩意”。

异形空间布局“诉说”历史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建在距离老馆东约1公里处,远远望去,建筑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周边山脉天际线及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外立面线条简约、粗粝,多折面的面与面之间,形成锋利的石器“刃口”结构,宛若一块“石器”。

进入新馆的博物馆大厅,一座4米多高的北京人雕塑矗立在眼前。他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呈现出打猎归来的状态。新馆成立时,其布展设计人王凯曾介绍说,新馆采用了沿地势由高到低的阶梯式结构,因此布局展柜并不完全处在同一个水平面,博物馆的展览中有70%左右采用异形空间布局。

而这种异形空间布局正呼应了新馆外墙的“石器”造型。观众在新馆的展厅里会看到北京人头盖骨原物遍布玻璃展台中。石器墙也打破展陈规则,以悬挂方式铺满一面墙。这种展陈方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是“独一份”,观众在其他博物馆几乎也找不到相同的展陈方式。

据王凯说,这样的展陈可以让观众有更强的空间感,让人能贴身感受“北京人”曾经的生活方式,重现当初的生活场景。更重要的是,新馆展出文物有1600多件,老馆仅展出了500余件,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石器,即北京人当年的工具。此外,馆里还采用了很多以山洞为主题的展示空间,例如北京人用火等场景。

新科技增强互动感

如果你在新馆内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区域的展品下面都有个二维码,只要在进入场馆前拿到密码,那么就能通过手机收听到关于展品的详细讲解。比如,新馆内有根据北京人第III号头盖骨,即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掘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的复原模型。此外还有三副生活在距今几万年至几十万年的完整的大型动物骨架,包括1.5米长、近1米高的中国鬣狗完整骨架,1934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山顶洞主持发掘出土的洞熊完整骨架以及裴文中同年发掘的虎完整骨架。

除了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外,新馆内还有4D影院、互动展区、模拟场景等内容。比如在二三层的夹层中,绿树和石洞之间,一些“北京人”在取火,一些在狩猎,一些站着在沉思;另外一侧,几个强壮的“北京人”则正在狩猎,一只鹿倒在地上,眼看就要成为其食物。

而在互动展区,观众还可利用人机互动,和“北京人”比个头,比脑容量,甚至变身“北京人”。在一个带摄像头的机器旁,只要游客挥手与屏幕上的手掌相呼应,屏幕马上会显示以游客的相貌自动生成的“北京人”模样,而这个“北京人”往往比你实际要矮、骨骼也更细一些。

据介绍,“北京人”男女平均身高分别是156厘米和144厘米,这显然要低于现代人,而脑容量也要比现代人小一些。

遗留的未解之谜

在展出的最后部分,两个写着编号的木箱子占据着一方展台。墙壁上悬挂着照片和文字。这里是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展览的结束部分,用四面墙和一个展出区域,向来此参观的人们讲述一个猿人头盖骨遗失的来龙去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看看由房山人本土创作的寻找失踪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电视剧——《执着的追踪》。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观众可以了解到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追寻历程。

但是,在这里,它依然是未解之谜,观众虽然看到的是结束语,可还是能够从这里感受到,对于猿人头盖骨的寻找,一切都刚刚开始,人们永远不会放弃对真相的追寻。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5版 纵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