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8
选择字号:
公平意味着平等使用资源

 

■本报记者 王剑

近年来,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政府支持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任何方针政策都吸引着民营企业的关注。然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固然重要,却不是民营企业强大的决定因素。民营企业家们认为,对于民企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平的市场环境。公平市场环境的要素是什么?如何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政府的“优惠”“补贴”能否起到扶持民企发展的作用?

李义平:我认为“优惠”“补贴”不能起到扶持民营企业的作用,“补贴”不仅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也是影响所有企业健康发展的负面政策。“补贴”的结果向来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政府部门凭什么判断要补贴这个行业或那个行业?政府的定向刺激,让人搞不懂现在中国到底缺什么,其实中国经济缺的是创新机制,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必要的市场。定向刺激不能够解决市场问题,也救不了民营企业。

“优惠”“补贴”与“公平”之间是矛盾的。政府部门竭力扶持一些产业或企业,这种“扶持”就意味着特殊的政策。而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就容易在相关部门产生寻租现象,使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受惠于这些“优惠”政策。例如,家电产业本来就是产能过剩,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小品牌需要兼并重组,需要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市场洗牌淘汰下去,但是由于家电补贴的优惠政策,很多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得以勉强生存下来,这样,“优惠”政策挽救了一批产能过剩、低层次的企业。因此,这样的“优惠”“补贴”政策对所有的企业都不是一件好事,它只是鼓励企业一味地去争取优惠政策,而不是鼓励创新。

市场经济是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自我淘汰、自我剔除泡沫,达到自我提升,而“优惠”政策把这些功能完全抵销了。

《中国科学报》:公平市场环境包含哪些要素?

李义平:对于民企而言,“公平”意味着平等地使用各种资源,其产权要得到一视同仁的保护,民企和国企一样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的,这也是公平的内涵。但是,这个“公平”在目前来看实现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很多的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了,这些既得利益者会阻碍民营企业的进入,使他们继续有很多寻租的机会,包括审批环节。

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竞争,而竞争的基础条件、基本前提,就是大家一视同仁地进入和一视同仁地退出。

《中国科学报》:新一轮国企改革如何处理国企与民企的关系?

李义平:国有企业一直是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是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被停止,结果把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的第一要务,由此国企就形成了极端的一把手说了算,从而国企出现了很多的腐败现象。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在国有企业比较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公共产品、基础建设、公路、铁路、国防等,也可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形成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互相参股,实行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因此,国有企业要发挥好自己渠道的优势,主要是在公共产品领域,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的应当和民营企业在市场上一视同仁地竞争。政府不要偏护着国有企业这个老大,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和环境,没有老大老二之分,“有为就有位”,谁的贡献大谁就有位置。

《中国科学报》:未来应如何提高市场的公平性?

李义平:未来要提高市场的公平性,首先要改变政府职能。现在政府管的事太多,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频繁地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得快了要防过热;经济疲软了又要防紧缩;即使经济平稳地发展,政府也会制订产业政策防产能过剩,包括汽柴油定价、发展哪个产业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等等。

实际上,政府要做的就是把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好,然后自己当好裁判员,让企业在其中畅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可以了。

政府的职能应该定位在与市场相适应的程度上,政府不要去管具体的市场经济,特别是地方政府,一管就出“亮点工程”“政绩工程”。

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刺激创新的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创造一个鼓励冒险、包容创新、包容失败、吸引人才、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这是我们所需要的。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5版 思想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