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若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10
选择字号:
水墨江南 一指流年

 

■李若楠

残阳如许,碧落中竟飘洒起淅沥雨丝,翠青色的烟水轻轻为流山曲水笼罩上一层薄纱,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蜿蜒了一脉心香。着一袭青衫,携一柄油纸伞,就这样走出房间,漫步在这江南水乡的雨巷之中,目光所及之处淡淡点染着诗般娴静的韵味,不禁在心底悄然绽放我的思绪。乌镇,宛然一处为诗为情而生的存在,含着一份淡雅,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与生俱来的执着与渴望。

斜撑着油纸伞,漫步在这悠长的雨巷,举目望去,狭窄的小巷蜿蜒在两侧斑驳的城墙间,沐浴着如斯烟雨的轻抚,目光在小巷尽头的那一方碧水处荡漾起秋波,水岸边芷卉华琚,花树相携,流水绕门,船行摇曳,与这雨巷相映成辉。不知何处古寺的梵音在寂静的周遭若隐若现,那些音调起伏成潮汐,暖入骨髓的声音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心情也在这种空灵中平复沉寂,慢慢变得虔诚,双手合十,感悟这份古朴氛围的馈赠。

手指轻抚被岁月刻上班驳痕迹的城墙,在崎岖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款款穿行,我仿佛踏着前世记忆而至。这里曾刻下了陆游那一阕钗头凤,刻下了对故土的眷恋;曾留下过容若吟唱“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时潇洒流连的身影,那是怀揣着对江南笔墨情怀的珍视;曾镌绣着清照“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那份于这水乡的毓秀中孕育出的无邪不羁的少女情怀;曾流淌着“晚来谁处渔家曲,翠色轻烟一径深”那古朴纯净的民家之风;那一个个曾从这里走过,从历史走过的身影愈走远却愈是清晰。

我蓦然发现,江南,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古老的经历过岁月洗涤的文化情结。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我们这历经千年的民族的底蕴愈加深厚,我们代代对于文化的追寻与对于心灵的蕴藉不减。蓦然回首,随风而舞的落花和着微雨洒满了肩头,镶嵌了微湿的青瓦石板一地的锦绣,铺就了一幅诗意的水墨江南。轻嗅这份幽香,竟像是从古时诗词中散落的清墨芬芳,让人仿佛不经意间一失足跌入古典情结的天地之中,咀嚼着“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情愫韵味,澎湃的诗意正轻轻震动耳膜,那种与生俱来的,曾被我们在奔波忙碌的脚步中不慎弄丢的文化认同感也随着这满城的风雨来得雍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轻拢衣衫,收回思绪,袅袅的烟雾在竹林间升华,这里仍是那个水墨渲染的江南,细雨与闲花的寂寞仍一点一滴打在罗衫之上。我明白这情感之无所依托之处,现代化的步伐越是匆忙,对自然村落的侵蚀越是严重,砖瓦水泥构建的世界如何能是人格与文化的栖息地?诗意淳朴的生活方式的沦陷与流逝如何能成为人们精神的故土?游人如织的水乡又欲向何处找寻失落的昔日文明,弥补流年的匆匆?(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学生)

《中国科学报》 (2014-07-10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