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19
选择字号:
大海中的“丑小鱼”

 
科学家证实,谜样幼鱼属于黄色斑点金鲈鱼。
 
图片来源:迈阿密大学Cedric Guigand;(插图)Barry Brown
 
在童话故事里,丑小鸭根本不是一只鸭子,而是一只天鹅。现在,鱼儿也在讲述一个类似的故事。
 
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幼鱼(如插图所示),它们长大之后会成为一种新描述的物种——黄色斑点金鲈鱼(如大图所示)。当科学家在出版物上看到它的照片时,他们第一次开始注意到这种幼鱼。
 
这种动物看上去就像一种海鲈鱼的幼鱼,但它是与众不同的,其背部有7条细长的体刺。而这些灵活的体刺可能导致潜在捕食者将它误认为是1.4厘米长的海蜇,或者这些刺仅仅让它看起来无法入口。
 
研究人员从美国佛罗里达和古巴的浅海水域收集了这种幼鱼。但它们的DNA样本与其他已知鱼类并不匹配,所以它的身份是一个谜。直到最近,一项生物多样性调查获得一个新物种,即黄色斑点金鲈鱼。该调查集中在加勒比海岛屿库腊索岛附近。
 
当研究人员将这种新鲈鱼的DNA序列条形码录入数据库时,他们发现其基因与之前发现的幼鱼相匹配。科学家近日将相关成果刊登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期刊上。
 
通常,鱼卵会朝着海面漂浮,而且幼鱼会进入海面洋流,直到它们长大游到深海,并在那里度过一生。因此,黄色斑点金鲈鱼的幼鱼和成鱼不会在同一地点被发现,而且由于它们的长相非常不同,研究人员计算这种幼鱼长大后的模样的工作步履维艰。但是,研究人员说,DNA条形码帮助科学家解开了这些谜题。
 
(唐凤 译自www.science.com,5月18日)
 
《中国科学报》 (2014-05-19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