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沈基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19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结直肠癌发病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潘锋 通讯员沈基飞)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张令强课题组日前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泛素连接酶Smurf1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并且导致病人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子。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介绍,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疾病,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居癌症发病率的第3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比例亦逐渐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研究人员通过对336例患者结直肠癌样本的研究发现,泛素类蛋白通路的修饰酶体系在结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它们与Smurf1协同作用,促进了对抑癌蛋白的快速降解,从而解释了Smurf1为何具有促癌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一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此前学术界揭示此类连接酶均为锌指类型,而Smurf1则属于全新类型的连接酶,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并且Smurf1所代表的模式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是保守存在的。这为深入理解类泛素化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与作用机理开启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报》 (2014-05-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