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弛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8
选择字号:
见微
 
“上任之初,曾对几位资深学者和老领导说道,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任期内能使学校的风气变得更好一些。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满学气,有简单的文化,遗憾的是我没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个校园里还是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学气。”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离任演讲中如是说。
 
“写作如风,赤条条来,就是墨,就是写,和其他任何进入生活的东西都不一样,它就是生活,只是生活,别无其他。”
 
——4月4日,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百年诞辰,世界各地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杜拉斯长期受到中国读者的推崇,曾影响到一批中国先锋作家的创作风格。她在一篇题为《写作》的文章中,如此论述“写作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里,想要被关注和记得,必须把话说到顶点。大众传媒越发达,这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声音必须被归类、被简约、被符号化,才能让人记住。这是我很不喜欢的一种姿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畅谈自己对知识分子角色的认知,说“有人喜欢将心情摊在纸面上,有人则是把心情压在纸背下”,而他习惯于后者。
 
“命运向我露出爪牙,我向他做个鬼脸。”
 
——4月12日,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记者过国亮去世,年仅31岁。患病期间,他写下这样的句子。
 
“政府的钱花不掉,没有减税空间吗?我的学生有在行政部门的,他们说今年八项规定来了,他们很多钱都花不掉。既然花不掉,为什么不减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说,中国人均纳税已经超过8153元,宏观税负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最好和最适宜的宏观政策是减税。
 
“我发觉自己是逆潮流而活,若你不能融入,便应离开。”
 
——英国一位89岁的退休教师安妮,觉得现代人太沉迷现代科技,人人变成“机械人”。几经思考后,她认为自己不适合活在“数码时代”,选择了安乐死。临终前接受访问时她表示,科技令现代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缺乏人性。
 
“苦过了,知道钱的好处,但用钱就要用得其所,否则就是浪费。”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福州连江琯头街社区87岁老人柳秀芳,每天花销不超10元,“抠门”得连瓶矿泉水都不愿意买。但她却把子女从国外寄回来的生活费等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她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柳秀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我在日本不是著名作家,可是在日本从来没有为稿酬担心过。”
 
——日本作家桥本隆则发现:“在中国,自己的文章却被到处转载(已经写明不允许转载),虽然给更多的人看我的文章这是我幸福的地方,但是写了白写却是我最大的不幸,所以中国纸媒要死,不久网媒也会死,因为版权保护不好,作者都会死去。”(弛木)
 
《中国科学报》 (2014-04-18 第12版 视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