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雯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3
选择字号:
倒挂铁角蕨研究获突破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常艳芬在导师李捷研究员、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Harald Schneider和云南大学教授陆树刚的联合指导下,在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种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Taxon。
 
据常艳芬介绍,倒挂铁角蕨并不是一个单型种,而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类群,分布范围广泛。关于该复合体内包含的类群、范围和类群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学界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倒挂铁角蕨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类群,不同倍性的类群间可能存在网状进化关系,使得其系统与分类学问题尤为突出。
 
“我们综合应用比较形态学、孢粉测量和流式细胞分析基因组值等方法,并利用能反映母本遗传物质来源的4个叶绿体片段和一个能同时反映双亲遗传物质来源的单拷贝核基因pgiC,对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种开展系统生物学研究。”常艳芬告诉记者,研究发现,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种是一个由支持率较高的6个分支组成的单系类群,组成该类群的分支间存在异源多倍化的网状进化关系。
 
同时,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对组成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的6个组成分支进行初步的分类处理,明确了其中存在一个二倍体隐存种,再次证明在蕨类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中不能仅以形态特征作为划分物种的标准。
 
《中国科学报》 (2013-09-0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