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一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24
选择字号:
资源节约 期待全民齐心合力
 
周一平
 
6月15日~21日,是我国第12个节能宣传周,其中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为“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在资源浪费依然严重的当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显得尤为必要。
 
如今的中国,正面临着“地大物不再博”的窘境。面对这样的现实,资源浪费不可小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期待着强化政府调控和监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理念。
 
曾经,“地大物博”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记忆。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居全球首位;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都已找到,包括钨、锡、铋在内的30多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如今,“地”依旧大,但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物”却不再博。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总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年用水总量突破60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矿产资源中,石油、铁矿石、精炼铝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预计将有11种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出现短缺……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以占世界10%的经济总量,消耗了世界近20%的能源、47%的铁矿石、45%的铅,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一连串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我国多年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资源浪费现象在各个领域屡见不鲜。
 
在工业领域,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用煤企业资源回收率低,每年浪费煤矿资源超过9亿吨;企业水处理设施也大多不齐全,水循环利用率低。
 
在农业领域,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左右,但利用率只有45%,每年浪费水资源超1000亿立方米;化肥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磷肥的利用率不足20%。
 
在建筑领域,能耗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居各类能耗之首。不仅如此,由于回收机制尚未建立,每年来自建筑行业的上千万吨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和废玻璃被随意丢弃。
 
其实,我们在很多年前就意识到中国地虽大物却不再博,当下各种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然而,在危机面前,我们依然在大手大脚地消耗资源。这与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无关系。前两年,各地政府盲目规划,掀起“造城运动”,挥霍了大量土地和能源。被称为“鬼城”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便是典型的例子。最近又曝出在水电大省四川,超过4000座小水电站无人验收,水电资源被严重浪费。对于种种资源浪费现象,政府监管的缺位要负很大的责任。
 
另一方面,很多资源的浪费要归咎于企业对科技创新的不“感冒”。以钨资源为例,我国钨资源的匮乏让人揪心,仅剩的黑钨矿质量不高,且其与钼、磷、砷、硅等杂质的共生极大地增加了冶金提取的难度。然而,当下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社会效益,导致钨与高含量杂质分解技术至今尚未成熟,进而致使钨和其他伴生矿产资源被严重浪费。
 
同时,老百姓的节约理念尚未完全形成。餐桌上的浪费最为典型,无论公务接待还是私家宴请,总是吃得少剩得多。水龙头没关紧、闲置电器通着电、明亮的屋内灯火通明……身边的浪费比比皆是,而人们却总也意识不到,这些点滴浪费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消耗。
 
早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首次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2007年,十七大之后,“两型社会”试验区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启动。2012年,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出具体部署。
 
资源节约,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不仅需要顶层设计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全民发挥合力。
 
节约资源,需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通过政府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最近,环保部等多个部门采取“铁的手腕”来淘汰落后产能,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便是节约资源的一剂良药。政府还应发挥好监管职能,加大对各种资源浪费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资源节约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自2008年以来,山西省实施“煤改”,大量小型煤窑被关、停、并、转。如今,非法小煤窑采富弃贫、大矿小开浪费煤矿资源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节约资源,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改革资源产权管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提高资源使用税费,并根据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制定资源价格,都有利于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规范利益主体行为,培育节约资源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最近,我国煤炭资源税改革箭在弦上,改革后的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5%计征,从长远来看将为节约我国稀缺的焦煤资源打下市场基础。
 
节约资源,需要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众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劲头十足。像我国最大的发电企业华能集团,联合科研、设计和制造等单位,建成投产了我国首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示范电站,实现了燃煤发电中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将能源“吃干榨尽”。未来,应继续鼓励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普及,为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节约资源,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理念。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渐增加,很多人钱包鼓了,同时也把勤俭节约抛到了脑后。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势在必行。最近,很多网民在微博上自觉发起拒绝一次性筷子行动。倘若这项行动坚持下去,我国每年在生产一次性筷子时浪费的2000万棵生长20年的大树便有希望留存下来。
 
资源节约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因为这意味着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意识等全方位的变化。只有政府、企业、个人齐心协力,全社会积极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中国科学报》 (2013-06-2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