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12
选择字号:
生命科学深挖“蓝”色宝藏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现状与挑战

 
图片来源:昵图网
 
海洋里的生物宝藏远不止鱼虾蟹藻这些常规海产品,生命科学正在帮助人类深度挖掘海洋的更大潜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此类物质可应用于生产酶制剂、农用生物制剂、药物、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甚至能源……
 
■本报记者 王庆
 
一提到人类能从海洋生物中获得什么好东西,你首先想到的可能只是龙虾、海参、鱿鱼等,但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捕捞或养殖获得。
 
而海洋的生物宝藏却远不止这些。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正在深度挖掘海洋生物开发的可能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可被用于生产酶制剂、农用生物制剂、药物、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甚至能源……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比常规海产品要复杂得多,比如海洋药物从发现到产业化可达10年以上。生命科学要做的,就是让心急的人们早日“吃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这块“热豆腐”。
 
“用活”海洋生物
 
所谓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指海洋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微量或少量物质,主要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和功能材料等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产物,以萜类、皂苷、甾类、多肽、多糖、蛋白质等结构类型存在。
 
科学技术需要“活学活用”的理念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发中可谓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物质能够应用于生物酶、药物、农用生物制剂、食品等领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恢礼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海洋是工业生物酶资源的重要宝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从海洋微生物中往往能够找到拥有优良特性的新颖生物酶。海洋微生物的特色酶类主要包括嗜热酶、嗜冷酶、嗜压酶以及其他极端酶类。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戴维·纽曼认为,海洋中的生物物种丰富多样,无论形体大小、质地软硬抑或速度快慢,都能生存下来,这说明它们具有自我保护和抵御疾病的能力。特别是那些体内含有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通过化学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海洋物种,很可能蕴涵丰富的药物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近些年的进展也确实验证了纽曼的判断。中科院《2013高技术发展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全球每年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有1000多个。目前,已有7种药物来源于海洋生物,包括4种抗癌药物,1种抗病毒药物、1种止痛药物和1种针对混合型高脂血症药物。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提取的药物不仅可以治疗人类疾病,而且还可以用于农业和畜牧业中。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研究员杜昱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例如几丁质、壳聚糖等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多糖均在海洋中大量存在,由此制成的生物活性物质产品可减少农作物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助于解决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此外,成分丰富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还被应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科学家甚至正在尝试从其中提取生物质能源。
 
生命科学带来的改变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能被“用活”,离不开生命科学的巨大推力。
 
上述报告显示,分子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策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的不断涌现,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对海洋天然产物长期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阐述海洋天然产物多样性的产生机制,进行基于生物合成机制的工程改造,从而产生新的天然产物,还可以利用基因组学进行目标导向的天然产物挖掘。
 
传统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活性筛选——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长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是利用生物信息学先预测出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随后预测出具体的理化性质,再进一步通过生物学和化学的手段鉴定出目标产物。这种方法目的性强,所获取的化合物大多数为新化合物。
 
自2000年开始,美国穆尔课题组报道第1例海洋放线菌生物活性物质肠球菌素的生物合成以来,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合成机理的研究逐步发展成新的热点。迄今已有30多种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基因簇得到了克隆和鉴定,科学家从中发现了众多具有新颖催化机理的工具酶。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阻断、回补、异源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取了众多的中间产物和衍生产物,其中部分产物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这些生物合成基因簇和新颖工具酶,为利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生产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张长生说。
 
停留在发现阶段的尴尬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合成机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仅在2011年~2012年,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为主导的科研人员已经公布了5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
 
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发展工业用酶、医用功能材料、生物分离材料、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创新药物等海洋新产品。
 
然而,在现实层面,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道路并不平坦。
 
“目前发现的很多具有新结构、新活性的化合物都停留在发现阶段。”张长生说,“部分活性好的海洋天然产物含量低、稳定性差,难以进行结构鉴定和高通量活性筛选,人们将此形象地描述为‘在死亡之谷里穿行’。”
 
而要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成新药,道路则更加漫长艰难。即使部分品种进入到临床评价阶段,还需要确定化合物的活性机制和作物位点,进行体内毒性和活性评价、药物性能鉴定等。这些需要天然产物研究、有机合成研究、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人员密切合作。
 
“如果光靠个别研究机构单打独斗的话,产业化是很难的。”张长生认为,“需要将各方面力量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合作机制。一旦合作机制建立起来,研发和产业化就会容易得多。”
 
他还指出,与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企业热衷研发不同的是,我国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发目前尚缺乏企业的参与。
 
为此,他建议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科研机构,将各方面的研究人员集中在一起,达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并加强学术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国科学报》 (2013-06-12 第5版 生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