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4
选择字号:
鹅卵石证实远古火星存在河流

 
新华社电 一项新研究报告称,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盖尔陨坑中发现了光滑的小块鹅卵石,其形状和大小显示它们应是被水流冲刷、磨蚀而成,这是迄今有关远古火星存在河流的最确切证据。
 
人类探测器此前已发现火星上存在三角洲和巨型河道等地貌,但确认火星上曾经存在河流的证据相当有限。2012年8月,“好奇”号登陆火星后,地面科学家指挥它到距登陆地点约400米的“格莱内尔格”区域探测,拍摄了多处裸露岩层的高精度图片。
 
“好奇”号任务团队近日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说,他们分析“好奇”号当时所拍摄的图片发现,这一位于盖尔陨坑的区域有许多光滑的小块鹅卵石,与地球河床沉积物中的鹅卵石极为相似,可能也是被水流冲刷、磨蚀光滑的。研究人员之所以排除风化的可能,是因为风化而成的岩石粗糙有棱角,而随水流而下的岩石经过相互碰撞摩擦,最终都将变得光滑圆润。
 
研究人员还估计了盖尔陨坑附近河流的深度和流速:要冲刷形成现如今这样尺寸的光滑鹅卵石,河流深度应在0.03至0.9米之间,流速则介于每秒0.2至0.75米。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支持了此前所作假设,即很久以前火星上的环境比现在温暖、潮湿,可能适合原始微生物的生存。
 
“好奇”号2012年8月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山脚着陆,开始火星探索任务。最近,它在火星岩上打了第二个孔并取样,不久将奔向主要目的地——盖尔陨坑内高约5000米的夏普山。(林小春)
 
《中国科学报》 (2013-06-04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