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4
选择字号:
纳米材料有望用于雄性动物避孕
 
本报讯(通讯员曾皓)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中心孙斐课题组与王均课题组合作,发现通过纳米材料的光热效应,可以对雄性哺乳动物进行高效安全的避孕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动物繁殖能力的目的。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纳米快报》。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人类生活区域产生了许多流浪动物。在特大城市中,流浪猫狗的数量往往已经超过百万。流浪动物的繁殖周期短、数量多、速度快,且长期生存在恶劣环境中,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因此,绝育和免疫是目前解决流浪动物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然而,除传统的阉割方法外,目前化学阉割等非创伤性疗法还普遍处于研发阶段,仅有的两种在欧洲上市的药物也限于特定年龄和品类的动物使用。
 
据了解,以纳米尺寸的金纳米棒为代表的光热材料,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效地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因此,该种材料从本世纪初即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生物学,尤其是肿瘤的光热疗法中。
 
此次研究人员突破了纳米光热材料的应用领域,首先提出基于睾丸组织易被高温破坏的研究基础,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疗法实现雄性动物的避孕。通过原位注射金纳米棒,结合近红外光照射,在合理调节注射剂量以及照射强度、时间的条件下,小鼠的生殖能力能实现短暂可恢复或长期永久性的破坏,但这并不影响小鼠的性激素水平。该方法还可有效避免传统热疗方法对小鼠其他组织器官的破坏,集安全、有效、廉价、易操作等优点于一身。
 
该研究有望实现新型雄性避孕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下一步发展新型男性避孕技术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睾丸局部高温环境可影响生殖。
 
《中国科学报》 (2013-06-0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