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与人:互动与反思并行 |
——北航举办“此在之在”数位艺术展 |
《奇米拉之歌》互动装置 曲珊摄
■本报见习记者 韩琨
出门前一定会带手机(包括备用电池一块,移动电源)、MP3及耳机,回到家一定会打开电脑,即使没有什么事情也会在网上瞎逛,无法忍受设备连接不到互联网。
站在地铁里也会不自觉地刷微博或者看电子书,偶尔抬头看一下四周,几乎所有人都在专注地盯着各自手里的那块屏幕。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杨清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一切都越来越智能化,她却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被绑架了”,她进一步解释道:“生活在一堆看得见的数据线中,还有看不见的网络中”。
于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等待花瓣落在身上,“这样的耐心大概都不再有”。
这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台湾艺术家曾钰涓“此在之在”数位艺术个展的现场,杨清发出的感慨。
科技进步带来的艺术形式
作为台湾著名策展人、数字艺术家,台湾世新大学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专任助理教授曾钰涓于1998年开始从事数字艺术创作。
数位艺术(Digital Art,大陆习惯称数字艺术),顾名思义,是与数字技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曾钰涓介绍,数字艺术家常用的有平面设计软件、数字摄影科技和电脑辅助绘画软件等。学界对数字艺术的定义并无统一标准,或侧重于创作是否采用数字技术,或侧重于人与艺术的互动。
既然与科技手段密切相关,因此,数字艺术的发展也与科技进步的脚步一路相随。在个展开幕式的讲座上,曾钰涓向观众介绍了数字艺术的发展脉络,同时展示了不同时期数字艺术的代表作。尽管有些艺术作品的技术在目前看来显得比较简单粗糙,但是曾钰涓不时地提醒观众注意作品的创作年代,这些一般都是其所处时代的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该数位艺术展于3月29日开幕,持续约一个月,于北航两个校区展出,由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也是北航实施“艺文赏析教育”项目的一次尝试。展览展出了曾钰涓近年来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十余件(组)。
展出作品的呈现手法多样,如互动装置《奇米拉之歌》,影像及亚克力物件装置《移动中的风景》,表演录影记录《露希安娜娜的晚餐计划》,录像轮播作品展示Let’s Make Art、《你在哪里?》,以及平面作品《花园图鉴》、Fuse等,同时展览还以平面输出的方式展出了曾钰涓以往作品的展览场景及创作介绍。
人与作品的高度互动
走进展厅,杨清就觉得这和自己以往看过的展览很不同,这里有各种声音和投影,有鸟叫声,有类似小孩子的哭闹声,巨大屏幕墙上还有自己的投影……“而以前看过的展览,都是安安静静的”。
曾钰涓介绍道,数字艺术非常注重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知觉及意义的交流。曾钰涓自2002年开始以网络互动形式进行互动艺术创作。在展览现场介绍数字艺术时,她也一直提醒观众注意这一艺术形式中人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性。
以传统绘画为例,绘画是艺术家与所描绘对象发生互动,而后观者再通过观赏完成对作品的欣赏,交流过程一般属于静态。但对数字艺术来说,声音、动画出现在数字艺术中算是稀松平常,有些数字艺术需要由专门的“演员”完成,甚至有时,现场观众就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杨清在展厅内看到一把椅子并坐在了上面。实际上,这是曾钰涓的博士导师、台湾交大应用艺术研究所已故教授张恬君的互动作品《静心》。
杨清坐在椅子上,她和椅子一同出现在左侧墙面上的投影中,投影中还多了漫天飘洒的花瓣。有趣的是,在墙幕上,这些“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在现实中被漫天花雨笼罩一样,“杨清”的头发、鞋面上都沾满了花瓣。片刻后,花瓣突然全部飞回“天上”,而从始至终,杨清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作品介绍写道:作品体现的是张恬君学佛读经的悟道,就算是天雨宝花,仍是萦绕于心的烦恼,唯有静心抛开执著,才能抖落一身的凡尘。
反思“此在之在”
杨清在展厅内找到了婴儿啼哭声音的来源,它的发声装置来源于作品《奇米拉之歌》。
“奇米拉”音译自英文单词Chimera,该词有双重含义,一是神话中具狮头、山羊身体与蛇尾的喷火怪兽,今又代表基因生殖技术中的嵌合体,意指由两个不同物种的细胞组成的“马赛克”机体。工作人员向杨清介绍道,该作品以此为题,暗喻生物物种“人”已经成为有机与无机的嵌合体,人透过数字载体藉由数字传讯来建构自己的生存领域,数字工具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真实记忆与数字记忆,在虚拟与实体空间互相渗透交融。
“奇米拉”内嵌于现场的一个培养皿中。当杨清把“奇米拉”从培养皿中拔出后,失去与母体连接的“奇米拉”便会大声唱歌,直到被放回后才停止发声。“奇米拉”的歌声在杨清听来,却如同婴儿啼哭。曾钰涓说:“这就好像现在我们离开网络就会觉得不舒服一样。”
曾钰涓自2003年起思考数字时代中“人”的存在状态,以一系列作品讨论由科技构筑的系统,集合人们生活、生命与生存的所在。这次展览作品也大多是这一主题,其中录像轮播作品《你在哪里?》、《你是谁?》等,更是从作品名中即可看出反思意味。
这次展览主题名为“此在之在”,曾钰涓对此的解释是,她希望引起大家反观自身的思考。她说:“当你在网络上玩游戏的时候,当你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人互动的时候,你到底是存在于何处?”在人们都依赖于数字化的生活的时候,曾钰涓认为,我们更需要这种关于存在状态的讨论和思考。
《中国科学报》 (2013-04-11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