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几位乐师在巨轮将倾之际坚持在甲板上演奏,试图平复乘客心中的焦虑,因此放弃逃生机会而全部遇难。曾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这一幕,日前再次从人们的记忆中被唤醒。
10月19日,“泰坦尼克号”一名乐师曾使用的小提琴在英国迪韦齐斯的拍卖会上以90万英镑(约合887.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并由此创下“泰坦尼克号”纪念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
这把小提琴属于“泰坦尼克号”乐队首席演奏家华莱士·哈特利。这艘被认为“永不沉没”的邮轮失事之后十天,人们把哈特利的遗体打捞出水,却没有看到那把小提琴,因此一度有传言说小提琴被盗。
直到2006年,人们才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郡一栋房屋的阁楼内发现了它,然而有关小提琴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今年3月,经过研究人员7年的核实,这把小提琴最终被确认为“泰坦尼克号”上的遗物。
固定在小提琴琴身上的一片银色薄片中,有这样一段题字:“为纪念我们订婚,赠予华莱士,来自玛丽亚。”在与小提琴一同亮相拍卖会的琴盒上,则刻有W.H.H(华莱士·哈特利名字的首字母)的字样。
原来,这把小提琴是哈特利的未婚妻玛丽亚·鲁滨逊在1910年赠送给他的订婚礼物。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港首航,前往美国纽约。五天后,哈特利随巨轮一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没。
拍卖行估价人安德鲁·奥尔德里奇说:“这把小提琴象征爱情,那名年轻男子把它绑在身上,因为这是未婚妻赠予他的订婚礼物……它同时象征勇气,他知道可能不会有救生船。”
随着小提琴的拍卖,一段历史和凄美的爱情故事也由此浮出水面。哈特利的遗体被打捞出水后,琴被转交给玛丽亚,此后她终身未婚,直到1939年逝世。玛丽亚离世后,她的妹妹将琴捐献给当地一家乐团,此后几经易手,最终到达英国一位收藏家的手上。(弛木)
《中国科学报》 (2013-10-25 第8版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