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奥运认知和运动状况调查报告首发 |
学生实际运动状况不容乐观 |
|
本报讯(记者李晨)近日,腾讯教育、腾讯微博联合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青年网青年舆情中心等共同发布了《“我的奥运、我的运动”——大学生奥运认知和运动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54.9%的被调查者认为金牌总数不能体现国民素质的真实情况。44.2%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国国民体育素质一般。其中,39.0%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重竞技、轻普及,社会体育事业缺失”,22.9%认为“体育教育不受重视”。
尽管有5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举办奥运会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全民体育素质,但随着年级升高,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下降,持否定态度和不确定的比例相应上升。
对于伦敦奥运会,58.7%的大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53.7%的大学生关注开(闭)幕式、52.9%的大学生关注中国军团获金牌数;而对于明星运动员和奥运比赛背后故事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此外,68.9%的受访者在奥运期间参与相关主题活动,且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烈的意愿。但随年级升高,参与奥运相关活动的意愿有所下降。
与对奥运会的高度关注相比,大学生的实际运动状况并不如人意。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2次(分别为22.5%和35.9%),仅8.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都能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其中,女生比男生更不爱运动。
调查显示,67.8%的大学生最主要的锻炼场所是学校,例如操场、体育馆等,另有12.0%选择健身房,12.5%选择宿舍。
调查还得知,56.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多组织和体育锻炼相关的活动,同样比例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运动场地,40.8%的被调查者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育素养的考查。
《中国科学报》 (2012-08-22 B2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