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在京发布 |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逼近国际警戒线 |
|
本报北京8月21日讯(记者郑金武)今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949,农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但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
据介绍,为评估国内农民的收入差距,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利用“百村观察”样本数据,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进行了测算。
调查发现,在各地区内部,农民收入分配存在差异。将样本农户按人均收入五等分法进行分组,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人均收入比为10.19:1。其中,东部地区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人均收入比为7.71:1,中部为7.16:1,西部为8.81:1。西部地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大。
与此同时,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与2009年调查数据比较,2011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了3191.87元,增长率为15.09%,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98%,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则不足三成。
报告分析指出,务工与务农收入差距是导致收入扩大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贫富差距主要源于农户占有土地数量,但现代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已经转化为就业与分工的差异。可以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在农村的集中体现。
据悉,此项调查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建立的“中国百村观察平台”进行的。2009年以来,每年寒假和暑假课题组都会组织师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000多农户进行经济状况的调查,其中暑假为定点跟踪观察,寒假为随机抽样调查。截至目前,寒假调查已经持续了4年,暑假调查进行了3年,第四年的数据正在录入。此项研究数据来源于寒假抽样调研。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是“中国农民状况报告”系列成果之一。“中国农民状况报告”还包括《中国农民社会文化状况报告》和《中国农民政治状况报告》。《中国农民政治状况报告》已于去年推出,《中国农民社会文化状况报告》计划明年推出。
《中国科学报》 (2012-08-22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