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28 5:36:30
选择字号:
我们都是从昨天过来的
 
■孙睿
 
人这一生,如果看做一部戏,起承转合,按80岁演完算,30岁差不多就到了这部戏的“承”了,该 “转”了,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但逆推30年,也就是在“起”上,大家的“起”法,基本都一样。
 
那时候贫富悬殊不大,大家都没钱,但都生活得挺美,以至于那段生活成为很多已经开始回忆人生的“80后”遥想往事时的甜蜜素材。
 
小时候,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印象是:林立的高楼大厦下面,一群人站在路口焦急地等着红灯,有的背着包,有的拎着包,有的夹着包,绿灯一变,行色匆匆走过斑马线,背景是流水般的车辆和写字楼大屏幕上播放的广告,一派繁忙。这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情景。
 
现在北京也成这样了。
 
我小时候的北京可不这样。
 
变了的何止北京,还有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
 
小时候喝的铁皮桶的麦乳精、玻璃瓶的橘子汁现在都看不见了,大大泡泡糖和小浣熊干脆面还有,但已经不是当年的包装了。现在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包装精美的食品,是我小时候根本想不到的。如果把25年前的我放在家乐福、沃尔玛或京客隆,我一定以为自己出现在科幻片里了。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但我们的童年也没多不幸,如今回忆起来,仍是一肚子温馨。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郭靖,那么傻也有姑娘喜欢,还会武功,可以为民除害。现在我的理想是过自己该过的日子,可以不会武功,可以没有姑娘喜欢,也不要被民除害。
 
我们改变了生活,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生活和我们,用政治书里常出现的一个词说就是:相辅相成。
 
我们能改变很多事情,唯独不能让年华不老去,“80后”已由当年的小屁孩,一不留神变成了剩男剩女,不经意间,我们长大了、老了……
 
小时候流行一句话,“我们是生长在蜜罐里的一代”,我们还没吃透这句话的意思,也没怎么觉得尝到了生活的甜头,就开始把这句听来的话用在作文里了。长大以后,知道事儿了,发现蜜罐其实是空的,却被时间慢慢灌入苦水,自己成了房奴、车奴、孩奴,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吗?还是越来越糟?
 
(节选自《一到三十就回忆》,孙睿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科学报》 (2012-05-28 B4 文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的力学机制首次揭示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