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安宁
社会发展至今,已不单纯是经济、科技发展,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局面。加强文化科技发展,将会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科技文化创新要与实际结合起来,不能搞纯粹与实际无关的学问,科学文化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让人类生活得更好,自然要求科学文化与实际相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科技文化人才要深入实际,从实际生活中汲取营养,汲取材料,得以创新。文化技术创新要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创造世界一流文化。文化科学创新需要人才,更需要一流高水平人才。
文化产业还要不断地吸纳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中国文化有广泛的包容性,能兼容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东西,中国文化也能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东南亚、南亚、美洲都有中国文化的身影,中国从古代至今就吸纳各民族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我国历史上有几个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共同繁荣。我国还吸纳外来文化,这些事实说明中国文化是一个能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文化科学创新要不断更新。由于不断交流,人们对文化的欣赏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也要随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墨守陈规自然会失去群众,失去市场。文化产品要发扬地方特色,成为人才群,人才也形成集团效应。
文化创新体系要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做官是唯一的道路,许多有才华的人才,丢弃了科学研究,走上官场道路,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居高不下,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潮。没有科技,我们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亡国,就会被人欺侮。因此,从战略的高度,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改变官本位体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文化建设,就要改变传统文化体制,改变传统重视官本位、忽视科技的体制,把重视人才、重视科技作为一种文化时尚,大力宣传。文化科技人才的待遇要高于政府官员,这样,才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文化氛围。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5-28 B3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