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健康》周刊头版文章《中药材市场需要平稳的“蓄水池”》读者评论选登:
中国军网记者刘倩云:我国中药要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药材的充足来源和规范化种植是基础,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让药企不停产,患者不断药。
《中国老年报》副总编辑刘爱莉:在中药材市场价格出现惊人的暴涨行情下,建立药材储备制度及预警机制无疑是整顿中药材市场的一剂良方。但制度与机制能否掣制住这匹几近脱缰的烈马还有待观察,关键是建立制度后落实得好不好,有了机制后执行得怎么样!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主任刘固军:正如文中所说,中药方剂常常出现“一方吃全国”的情况。我国患者对中药的认可率相对较高,如方剂价格出现巨大波动,可能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后果。同时,由政府出面建立产业化园区,不但可以对药材价格进行调控,还可以成为各大中医学院的实践基地,对医疗教学工作产生正面影响。
《中国科学报》 (2012-05-08 B4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