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7 7:34:14
选择字号:
诺赛基因迈出转型重要一步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系统图片来源:诺赛基因
 
■见习记者 王庆
 
吸烟是肺癌最大诱因之一。为什么有人烟不离手却不会染上肺癌?有人从不吸烟却得了肺癌?为何同样疾病的患者,使用相同药物,其疗效有时却相去甚远?
 
造成上述差别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自身的密码——基因。
 
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基因的差别很小,约有99.9%是相同的。然而,正是那0.1%的差异,使得人与人之间生命健康状况不同。
 
通过基因检测,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基因型,评估自身是否容易出现某些健康问题。同时,基因检测也可以用于某些疾病的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更加准确有效地使用治疗药物。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诺赛基因”)正着手向公众推出基因检测服务。进军该领域也是转型中的诺赛基因迈出的重要一步。
 
参与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诺赛基因于1998年由强伯勤院士、沈岩院士等领导组建。同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其基础上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研究基地,除承担国家生命科学和基因组重大科研任务外,它还担负组织、协调和指导我国北方地区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任。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并把其中约10万个人类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绘制出人类基因图谱,从而帮助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1999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该计划,并承担全部工程1%的测序工作。诺赛基因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尽管1%的测序工作也许在这项让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宏伟计划中显得并不起眼,却使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使诺赛基因就此打下了良好的基因检测研究基础。
 
此外,诺赛基因还完成了致病微生物基因组测序、重要疾病相关基因SNPs及其单体型分析和应用等多项“863”、“973”、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及北京市科技项目等国家重要基因科研任务。
 
面向市场 面向公众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它与公众利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近些年已将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等技术运用到药物开发、健康医疗等领域。
 
一直以承接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大型项目为主,拥有国资背景,并按照科研机构体制运营的诺赛基因也面临着抉择:是继续相对保守地依靠承接国家项目,坚持单一发展模式,还是主动面向市场,面向公众?这是获得辉煌成绩之后,摆在诺赛基因董事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经过慎重考量和反复讨论,董事会最终下决心主动求新求变。
 
据诺赛基因董事长张泽工介绍:2006年,诺赛基因开始从服务科研向服务产业转型,从一个承接国家科研任务的研究机构,转变成为一家以生物信息学为基础的高端科技服务型企业。
 
为了加速转型,2007年,诺赛基因专门从香港引进了一位在医药行业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诺赛基因的内部管理、市场推广架构初步建立。然而,由于对基因技术本身不够了解,该经理人难以带领诺赛基因向纵深发展。于是,诺赛基因找到了现任总经理李秉珅。
 
李秉珅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创业经验,同时对国内公司的运作也比较了解。这些正是诺赛基因所急需的。
 
他发现,有着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家重大项目等得天独厚优势的诺赛基因,科研基础很好,科研人员大多低调朴实,但也因为一直有国家项目资助,缺乏面对市场的经验。
 
通过激励机制,他鼓励业务人员走出去,主动满足市场需要,给予部门经理足够的决策权,也使其承担更大的责任。
 
同时董事会尽可能给予最大支持,让没有“历史包袱”的李秉珅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组建团队。
 
据测序服务业务经理万丽君介绍,近些年诺赛基因不再局限于北京地区的固有业务板块,主动开拓四川、广西、海南等多个省市的科研市场,并开始在武汉建立实验室,辐射周边地区,下一步还将开发中国香港、美国等海内外市场。
 
成绩与挑战
 
李秉珅接管诺赛基因时,其通过市场获得的收入仅有800万元。2011年,诺赛基因销售收入已达240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3500万元。
 
诺赛基因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例如在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检测测序服务方面,其主要客户之一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辛若雷博士就给予了诺赛基因测序质量高、反馈结果快和服务到位的积极评价。
 
下一阶段,诺赛基因将大力推进面向公众,尤其是高端人群的基因检测服务——常见重大疾病基因检测、肿瘤用药指导基因检测等。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恰当地借助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公众了解自身容易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主动调整生活习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肿瘤等疾病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其更加合理地用药,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然而任何一项新事物的推广都会面临受众逐步认识、同行相互竞争等问题。
 
李秉珅表示,临床医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会影响到基因检测服务的推广,需要逐渐认识和磨合的过程。
 
基因检测服务将可能影响到制药企业的利益。因为在某些疾病方面,基因检测技术已相当成熟,比如治疗肺癌的某种药物,价格昂贵,但只对20%的患者真正有效,基因检测将明确患者是否有必要服用该药物。这虽然会影响个别药企的利益,但有助于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
 
诺赛基因常规测序负责人张隽辉说:“目前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的供应基本上由欧美企业垄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的利润空间。”
 
同时,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小型公司也向公众推出了基因检测服务,但其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此,李秉珅表示:“从事任何行业,竞争甚至恶性竞争都在所难免,我们不会陷入价格战等恶性竞争,而将更专注于技术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把诺赛基因的良好口碑延续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B2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