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小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26
选择字号:
高等教育面临四大挑战

 
我们不否认一些院校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亮点,然而院校的升格是一件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需要师资和办学历史文化达到一定层次。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内学校的“升格”似乎更像是“一窝蜂”。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 姚小泉
 
在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在贵州大学所在的贵州省,省委省政府也提出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些都给贵州高等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这对于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问题,党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方向,那就是高等院校要打造内涵建设。在我看来,所谓内涵式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要求我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更好地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服务。作为高等院校,我们也应该履行这一历史责任。为此,包括贵州大学在内的国内各高校也在积极行动。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体到我国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建设,要真正实现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培养好人才,在我看来,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还面临着四大矛盾。
 
首先,是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自上世纪末,国内高等教育进入扩张时期。然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却成为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然,我们绝不能小看如今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广阔的知识面,其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也并不比当初的大学生差,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使用的不均衡现象。
 
教育均衡问题不但出现在基础教育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均衡同样存在。比如在沿海地区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其每年获得的投资和经费乃至于校友捐赠,都不是中西部高校所能比肩的。严格来说,中西部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的办学条件不尽如人意。当然,投入并不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因素,但这一问题却是切实摆在西部高校面前的,实际上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
 
其次,结构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如今的国内高校,专业种类越来越多,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专业,或者很难招来学生的专业并不在少数。如今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一些专业划分必须作出调整,否则将是死路一条。
 
当然,某些专业出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国外高校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少数专业的设立与废除也属于一种正常的探索。但这样的事例不能过多,我们需要与市场经济真正能够实现接轨的专业,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第三,层次与水平之间的矛盾。近些年,国内很多高校普遍“升格”,甚至一些师专类院校都搞成了“大学”,这一现象很不正常。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院校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亮点,然而院校的升格是一件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需要师资和办学历史文化达到一定层次。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内学校的“升格”似乎更像是“一窝蜂”,好像学院只有改称为大学才有出路。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欧美高等教育强国。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些学院并未扩张为“大学”,但其国际知名度和教学质量却远比一些大学强得多。这种事例在国内也存在,只不过是反例。比如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贵阳医学院,如今更名贵阳医科大学,其知名度反而不比以前。
 
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升格”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常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调整也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但目前的现实是,在高校盲目“升格”的背景下,高校办学层次与水平的矛盾出来了。
 
第四,成本与投入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主要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因为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成本和发达地区高校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生均经费却要少得多。甚至于在学费方面,贵州高校的学费都是全国最低的。也就是说,经费紧缺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以上,就是国内高校完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各种人才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比如教育部最近便提出了西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专们给西部地区的“211工程”大学给予经费、人才和政策的倾斜,我觉得教育部已经看到均衡发展的问题,这必将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具体到贵州省内高校,在今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二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对贵州高校的博士点要进一步放宽,对贵州高校申请的国家项目尽量优先考虑。这些政策都会给贵州高校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我相信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内高校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这样的势头在近两年已经有所呈现。对此,我们需要抓住历史赋予的四大机遇,一是国发二号文件的机遇;二是“2011协同创新计划”以及新高教30条带来的机遇;三是西部地区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带来的机遇;四是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当然,还有省委省政府关心高校带来的机遇。我们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办学理念,以史为根、文化建校,以教为重、质量立校,以科为先、科研兴校,以人为本、人才强校,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
 
(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2-12-26 第7版 理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科学家提出3D通道迷宫药物缓控释放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