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才妃
关键词六:高校公共设施开放
3月初,北京34所高校宣布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4月,18家北京高校联合宣布将陆续免费向社会开放所在高校的博物馆。一时间,高校公共设施开放成为媒体、公众热议的话题。
实际上,不只是北京,黑龙江、辽宁、江西、湖北等多地高校图书馆或博物馆均有开放行为。
一项“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的调查显示,有75.99%的人选择“应该。高校没有独占书籍资源的权力,公众应该从高校图书馆中广泛获益”。
公众的诉求固然合理,但在高校人士眼中,却有贻笑大方的意味。因为全面放开,不仅空间资源紧张、管理措施无法跟上,还很可能重蹈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的覆辙——成为无关人士夏天纳凉、冬天取暖的好去处。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强调开放的同时,很可能忽略了真实需求。毕竟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有着天然区别,前者多偏重研究者需求,后者强调大众口味。
与图书馆相比,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则是大势所趋。但要求的条件并不少,如确保贵重文物的安全,保证人员配备,强化设施建设等等。
有如此多难以一时解决的问题,当前的高校公共设施开放,还是止步于有条件开放为好。若一味“跟风”冒进,甚至将公共设施开放当做行政摊派的任务,无疑会给高校、公众带来更多麻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与其聚焦于高校公共设施开放,不如考虑用什么方式把公众吸引到就近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里来。
关键词七:南科大“转正”
从2007年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到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南科大从“出生”到“转正”历时5年。这也意味着,南科大的身份由民办转为公办。
两年前,在没有教育部招生许可下,校长朱清时组建“自主招生”培训班时,发出“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的话语依稀在耳。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并拷问南科大的改革。
继去年,深圳市委发布公选副校长、3名参与筹建的教授退出合作、学生发博文退学等事件。今年5月,南科大公布的招生方案,又为他人所诟病。该招生方案取消了建校初“考生可以不用参加高考”的条件,改为高考成绩占60%的录取模式,且被安排在提前批招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如今的南科大在本科办学层次失去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可能。比起首届45名学生发表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校方的改革充满遗憾。
妥协是否是南科大转正的“筹码”,外界无从知道。可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朱清时表示:“如果政府不希望南科大有自主权,我们想也没用。”越来越低调的他不得不去考虑现实问题:身为体制中人与去行政化相左、非学历文凭能否保障学生未来就业……
与之相反,一些学者则认为,当南科大有了首届毕业生,且毕业生的质量得到国外大学或跨国企业的认可时,就会督促教育部门反思国家承认的学位体系,进一步推动建立学校自主授予、社会认证的新体系。而这也正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打破教育计划体制的核心改革。
关键词八:另类课堂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听闻学校开课研究品酒、垂钓、三国杀,是否连一点逃课的念头都没有了?2012年,越来越多高校另类课,从传闻变为了现实。
6月初,一门名为“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的公选课,进入中南大学学生的视野。课程内容是讲解日本漫画《名侦探柯南》中涉及到的化学物。
今秋,厦门大学传出开设爬树课,不久后得到校方证实,据称这门课期末考试要求学生爬上10米高的大树。
相比较新开设一门课程,传统课程因模式相对固定,创新更为困难,但也不乏有惊人之举。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魏骁勇在“科学工程实践课”上,徒手劈砖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则更为霸气,为了上好“自动武器构造课”,现场拆卸AK-47、M16突击步枪。
如此活泼的开课形式契合了当今大学生的喜好,一经公布就成为学生们“不想逃”、“不敢逃”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大学终于有了从关心理论、考试,转向关心学生真实需求的课堂。
不可否认,一些另类课还是国外大学的“舶来品”,能否吸收开放、互动的精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仍要打问号。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常规课中应借鉴哪些“另类”元素,另类课能否延伸到中小学课堂,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该为另类课的开设提供哪些指导……也许这样,另类课的辐射作用才会更大。
关键词九:本土洋大学
继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后,8月15日,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挂牌成立,11月初开始招生。今秋,温州肯恩大学(筹)迎来首批204名新生入学,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首招5年本硕连读。就在一周前,昆山杜克大学也宣布进入筹建……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在宣布未来的5~10年内将启动2~5所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
这些洋大学享有一流的师资、特色的课程设置、科学的管理模式,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的环境下,中国学生能够就近入读有“海外名校血统”的洋大学无疑是好的。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则是期望洋大学发挥“鲶鱼效应”,刺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与知名大学海外分校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考生无法同时拿着洋大学与内地高校的通知书加以选择;后者则在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与母校保持一致。这是洋大学进入中国的“先天不足”。
要想发挥洋大学的“鲶鱼效应”,就不得不考察中外合作高校双边的融合与互动。当前,人们为洋大学“入乡随俗”所担忧,一些洋大学未能吸收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反倒被中国应试教育中的考级、考证所同化。如果缺乏质量上的保证,这样的洋大学还有增设的必要吗?
关键词十:办学自主权
10月12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出台给我国高校带来欣喜。根据新规定,除了国家控制布点的62种专业、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其余444种专业高校可以自主设置,不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面对着这项有限的“失而复得”的权力,我们不免还要问一个问题——中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怎么了?
依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享有系科招生比例调整权、学科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等7项办学自主权。
长期以来,7项办学自主权既没有进一步划分权力属性,也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高校听命于行政,办学自主权“形同虚设”,出现了“中国高校像政府、像企业,唯独不像高校”的局面。
事实上,用行政规律代替教育规律,也是千校一面、创新型人才缺失的根源所在。而归还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要义是界定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譬如,大学校长能否不再是行政任命,能否打破5年的任期?大学里应该重视的是教授,还是官员?近年来,在这些问题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亦有突破。
然而,在没有界定权力的前提下,尽管高校在拟定大学章程、在提高学术委员会的地位,我们仍不得不承认,中国离真正的高校自主办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中国科学报》 (2012-12-26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