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御十大突破性里程碑
美国媒体近期总结了检测和抵御传染病领域的十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1.细菌理论和第一种实验室疫苗:19世纪 60年代,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发展的细菌理论可能是医学上最重要的突破,引发杀菌技术的发明并最终改善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健康。巴斯德也为疫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最显著的是狂犬疫苗和炭疽疫苗。1879年他制成了第一个实验室针对鸡霍乱的疫苗。
2.陆军研究人员发现黄热病的起因:在美西战争大规模黄热病相关伤亡的带动下,美国军方黄热病委员会成员由Walter Reed带队到古巴研究这种疾病。观察这种疾病10~17天的潜伏期得出其传播的理论,最终于1900年确定是由蚊子传播的。
3.美国普及伤寒疫苗接种:到1914年,美国伤寒疫苗的数量已经足以满足军方的需求,并且在广大市民中投入使用。
4.青霉素: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即青霉素。到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被大量生产,并且以今天几乎很难理解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在此之前,伤口或者疾病感染往往是致命的。
5.黄热病疫苗的开发:1936年,Max Theiler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黄热病的减毒疫苗,用鸡胚组织培养。该疫苗易用于大规模生产并且成为普遍标准。
6.脊髓灰质炎疫苗获批:1955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实验证明 80%~90%对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有效。美国政府当天就批准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生产,为其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7.天花宣布被根除:20世纪,天花导致约 3亿~4亿人死亡。经过几十年的全球疫苗运动,世界卫生大会于1980年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并宣布世界根除了天花病毒。
8.脱氧核糖核酸(DNA):1953年,美国的 James Watson和英国的Francis Crick发现已被接受的第一个正确的DNA双螺旋结构。裂解 DNA结构解释了基因如何作为遗传基本单位起作用以及如何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从一代到下一代进行复制,彻底改变了生物科学和医学。
9.脊髓灰质炎从美洲消失:1994年9月,野生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从美洲消失,这是完成清除小儿麻痹症目标的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全球的清除工作开始于198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扶轮基金会领导,每年诊断病例数从数以十万计的数量减少到约一千例。
10.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于1983年由Kary Mullis开发,现在已经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DNA克隆不可缺少的技术,而基因克隆用于测序、DNA基因功能分析、病原体识别以及法医学。(黄翠)
全球首个碳封存双边国家标准发布
加拿大标准协会(CSA)与美国国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绩效评估中心(IPAC-CO2 Research Inc)日前共同发布标准CSA Z741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该标准是全球首个碳捕获与封存(CCS)双边国家标准,将在加拿大和美国使用。
CCS是二氧化碳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分离,运输到储存地点,长期与大气隔绝的过程。科学家估计碳捕获能够减少工厂85%到 95%的碳排放。
CSA Z741是加拿大和美国的公认标准,由代表两国工业界、监管机构、研究人员、非政府机构的超过3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制定。这一标准由IPAC-CO2建立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的种子文件衍生而来。该项标准将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国际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标准奠定基础。
IPAC-CO2总裁Carmen Dybwad表示,CSA Z741将坚定公众和监管机构对于CCS能有效促进CO2减排的信心,同时,该标准的出台是CCS产业以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探索的一个转折点。CSA Z741为世界各地涉及科学和商业 CCS项目的监管机构、工业界和其他行业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
CSA Z741主要适用于盐碱含水层和枯竭的油气田,并且还可适用于油气开采相关封存。它不仅包括安全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封存地点方面的建议,而且它还提供了管理文件制定、社区参与、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的建议,该项目的生命周期涵盖了存储项目所有方面、时期和阶段,从必要的启动项目(包括地址筛选、选址、鉴定、评估、工程、许可、建设)开始,到开始注入和停止注入前的后续操作,最终到包括封闭期和封闭后期的注入后阶段。该标准没有明确封闭后期的要求。 (周洪)
ISO发布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
近期,国际标准ISO 14067 产品碳足迹第 2版已经正式出版,同时德国等效采用的国家标准DIN ISO 14067也相应出版,旨在为产品的“碳足迹”提供透明的量化方法,即计算出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
该标准还介绍了如何将“碳足迹”介绍给消费者等目标群体。然而,它并不能解决环境相关影响因素,如水消耗、在产品制造中使用的农药。该标准将帮助企业创建有效、一致的程序,为利益方提供“碳足迹”信息,并能够更好地认识产品的“碳足迹”,从而更容易识别减少碳排放量的潜力。(魏凤)
《中国科学报》 (2012-12-26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