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8
选择字号:
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旗帜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25周年成就综述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一项极具特色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科技工作者展现才能和自我举荐创造机会,推动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锻炼发展,使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一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被企业发现、培养、重用,成为企业广大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科技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同时注重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对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科技社团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讲理想、比贡献”的旗帜,将在科技创新的一线高高飘扬。
 
1986年,为响应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号召,来自企业一线的1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一年之后,“讲、比”活动就在全国范围的厂矿工程技术人员中间开展起来。
 
2007年,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把“讲、比”活动推向历史新高度。
 
2012年11月26日,2011~2012年度全国“讲、比”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讲、比”活动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完善,已成为有群众基础、有一定影响力和实际成效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讲、比”活动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部门共同参与,探索全覆盖工作体系
 
近两年来,“讲、比”活动正在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由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四个成员单位组成。30个省(区、市)和许多地级市都成立了本地区的“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国家四部门基础上,拓展到工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部、环保厅等12个部门,探索出了一条基本覆盖全国、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
 
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四部门紧密配合、地方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全社会创新资源共同提供服务、企业各部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已经形成全方位支撑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讲、比”活动工作体系。
 
天津市成立了由市发改委、国资委党委、经信委、科委、国资委、人力社保局、总工会、工商联、质协等10家单位组成的“讲、比”活动领导小组。上海17个区(县)成立了“讲、比”活动领导协调机构,实现了全市组织领导体系全覆盖。
 
在本次表彰的296家先进集体中,201家企业成立了“讲、比”活动领导机构,机构组成涵盖了企业科协、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科技部、宣传部、人才开发院、发展计划部、团委、技术部、行政部、学会部、党委、工会等部门。
 
在各级“讲、比”活动领导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中央、地方、企业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创新成果涌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据中国科协统计,2008~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有近二万多家企业坚持开展“讲、比”活动,近二百万人次的科技人员参与,提出30多万项群众性技术创新项目,完成22万多项。其中,节能降耗、减排增效项目11万多项,共节约成本约260多亿元,增加收入约560多亿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潮流的更好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据统计,本次表彰的296家先进集体中有215家企业开展了“讲、比”活动专题立项。
 
天津港每年将不低于营业收入3%的资金,投入以“讲、比”活动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仅2011年就投入经费2.56亿元,2012年计划投入2.58亿元,近两年来创造经济效益4.76亿元。
 
哈尔滨电机厂围绕重点项目开展“讲、比”攻关竞赛,近年共创经济效益7亿多元,“讲、比”重点项目三峡右岸大负荷推力轴承瓦及高压油顶起装置的开发成功,结束了巨型机组该系统依赖外国公司的局面,4台三峡右岸机直接节约成本2714万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把“讲、比”活动融入课题研究、工程项目实施、新职工入职教育工作中,通过引进和集聚一批创新型人才,破解科研难题,新型常规潜艇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7000米海试成功,成为我国载人深潜真正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成立了6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坚持以“六个结合”为基准,突出“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两年来,“讲、比”活动立项149项,累计为企业直接增效约4亿元。
 
这些成果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产学研用有效结合
 
各地“讲、比”活动领导机构成员单位,在组织企业开展“讲、比”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中心)、学会—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专家服务中心等,积极引导院士、专家等服务企业,拓宽了“讲、比”活动工作领域,促进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帮助企业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国科协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29个省(区、市)共建立专家工作站1284家,其中,企业专家工作站1045家,进站院士专家4700多人次。
 
天津市共800余名科技人员直接参与院士专家“领衔”的重大课题研发团队,全市工作站现有在研项目70个,已完成企业关键技术突破22项,其中有10项达到国家级技术创新水平。
 
浙江省共签约成立专家工作站224家,省级工作站53家,签约院士176名,组织400多家企业与院士专家进行了项目对接,签订合作项目90多项。宁波市东方集团在进站院士的主持下,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大长度、大截面高压电等级”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研发基地,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制出我国第一条110kV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打破了国际上对该技术的垄断。
 
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每年划拨1000多万元用于专家工作站,13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了国内空白。
 
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组建了以叶培建院士为主的11人专家团队,与企业22名科技人员组成“一对二”的专业技术小组,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使企业自有技术上升为6项高新技术产品。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两年多来,产生经济效益8000万元左右。大功率、大容量、高转速工业汽轮机组的研制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累计向院士专家团队发布技术需求60余项。院士及其团队科研成果在三一重工转化后,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6亿元,利税约3400万元。
 
搭建服务平台,培育企业科技工作者成长
 
“讲、比”活动通过搭建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平台发现人才,通过院士专家授业、解惑、领路培养人才,通过建立评比表彰机制激励人才,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凝聚人才,为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开辟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2011年,全国参与“讲、比”活动的科技人员达204万人次。2011~2012年,四川省21个市州共组织科技人员43.29万人次参与“讲、比”活动。福建省共组织2560家企业24.3万人次科技人员开展“讲、比”活动,立项13281项,完成项目10820项。
 
宝钢集团建立了“先讲后评”机制,基层30余家单位开展了“先讲后评”演讲会,同时,把“讲、比”纳入新入职大学生培训课程,重点围绕普通科技人员、“80后”“90后”和具有潜质的科技人才做“第一次获奖”工作,使“讲、比”活动成为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的平台。
 
本次表彰的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中一线科技人员、女性科技工作者、非公企业推荐比例均较大幅度增加,高技能人才参与度高。推荐评选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中,来自企业一线的科技人员331人,占82.34%,比上届增长了11.21%。其中,科技标兵中高技能人才34人,女性科技工作者78人。推荐的先进集体中,非公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有65个,占总数的21.96%,比上届增长了12%。
 
199名获奖的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技标兵平均年龄44岁。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硕士学位的57人,学士学位的90人,大专2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6%。
 
199名优秀组织者平均年龄47岁。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硕士学位的60人,学士学位的97人, 大专3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100%。
 
深化活动内涵,为企业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讲、比”活动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体现时代特征的“讲攀登高峰、讲攻坚克难、讲自主创新,比协同创新、比创新成果、比创新能力”的独特文化,丰富了创新文化内涵。在“讲、比”活动旗帜引领下,大批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纷纷加入进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2011年,全国参加“讲、比”活动的企业近2.7万家。2008~2011年,参加活动的企业数分别以12.5 %、32.2%、13.4%的速度增加,民营企业数以27%、38%、10%的速度增长。
 
2011~2012年,各级中央企业共表彰“讲、比”活动先进集体4100个,科技标兵6176人,优秀组织者2838人,“讲、比”活动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各地也结合地方实际,创造了多种形式的“讲、比”活动旗帜。
 
江苏省开展了“双杯奖”、“五杯奖”、“七赛七比”,“四讲四比”等20余种有效形式。安徽省大力实施“5612”工程,推动“讲、比”活动蓬勃开展,近两年,10万多名科技人员参加活动,奖励金额达2000多万元。
 
本钢集团通过开展“321工程”、“543工程”、“七赛七比”等活动,不断丰富“讲、比”活动内涵。阳江市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开展“四讲四比”为主要内容的“讲、比”竞赛,将工作业绩、技术水平等进行量化,激励科技人员提高创新能力。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对在“讲、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科技之星”称号,作为工资岗位等级晋升的依据。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对“讲、比”活动设立专项基金,仅2011年公司就征集“讲、比”活动重要科研项目800余项,有30项技术填补了行业内国内空白。
 
《中国科学报》 (2012-11-28 第7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引入微穹顶,他们让“凝固的烟”弹起来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