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8
选择字号:
校务委员会首设学生席位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首设学生席位。这或许是我国高校管理上的一种创举。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该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上透露,校务委员会将为学生设立两个固定席位,由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以委员的身份进入。龚克认为,这件事情“特别重要”。他希望同学们把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当成“一种学习过程、一种社会体验、一种公民的民主体验、一种成长的经历和职业的准备”。此外,南开大学还将有16名学生分别进入该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交通管理委员会、膳食工作委员会。
 
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是南开大学和龚克校长历来的传统和主张。龚克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将学生作为参与治校的主体之一写入高教法;他认为学生是大学的中心,校长和教师的价值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的成长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的理念。因此,学生要参与治校。
 
当然,人们对南开大学这一创新也提出了疑问或者是更高的要求。如:校务委员会是决策机构还是议事机构,如果是后者,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学生出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从形式上看确实是向民主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两位委员的产生是不是在学生中民主选举的结果?不管怎么说,这一创举首先是为学生成为大学主体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更重要的是,这是对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忽视学生这一教学目的偏差的纠正。毫无疑问,南开大学领风气之先,学生进入校务委员会,是我国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报》 (2012-11-28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引入微穹顶,他们让“凝固的烟”弹起来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