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11月26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
本次大会将在以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继续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在这一问题上,世界各国形成了不同阵营和多个主体,在历次气候大会上激烈交锋。
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认为,强制减排不应该只是发达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也应参与其中。
2001年,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对发达国家碳排放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2011年,难以完成减排任务的加拿大政府为避免支付巨额罚款,也正式宣布退出这一具法律效力的协议。
欧盟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行动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盟在气候谈判中表现相对积极,支持《京都议定书》实施第二承诺期。然而,欧盟仅仅视第二承诺期为一个过渡阶段,极力主张在2015年前建立一个“涵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并具法律效力”的新减排协议,并在2020年后生效。
另外,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张《京都议定书》“非附件一国家”(即发展中国家)落实自愿减排行动,倡导南南合作;而“附件一国家”(即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需作出进一步减排承诺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陈莹 徐晓蕾)
《中国科学报》 (2012-11-28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