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7
选择字号:
本周看点
 
新闻背景11月13日,新创刊的《eLife》杂志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20位共同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CTP)是人乙肝病毒(HBV)及丁肝病毒(HDV)的功能受体》。
 
据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介绍,在该文发表当天,德国科学家就写信给通讯作者李文辉,赞扬中国学者的工作将“会改变乙肝病毒领域今后如何作研究,有助于开发很多病人需要的药物”。第二天,法国科学家也致信李文辉,祝贺他带来乙肝病毒领域的重大突破。
 
国内一位传染病专家在新浪微博留言称,仅仅是“一篇文章而已”。科学网上也有几位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博主对实验结果提出质疑,更有人直言:不必急于“表功”。
 
姑且抛开这个发现的功过是非不谈,作为医生或患者,他们最关心的是,究竟它能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什么?
 
《中国科学报》 (2012-11-27 第5版 生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