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春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1
选择字号:
“院士基金”助推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右一)为获奖者颁奖
 
本报讯 “感谢‘院士基金’的资助,我们一定认真学习两位院士严谨治学、持之以恒的科研态度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11月20日,在河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陈清如设立的“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建设基金”颁奖大会上,一位获奖代表这样说道。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这两项“院士基金”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材料发展贡献力量。两项院士基金经费由两位院士每人每年捐赠20万元,学校共配套20万元构成。本次该校共有79名师生获奖,奖金总额达33.8万元。
 
“十八大是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创新,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希望基金的设立能为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和‘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傅恒志说。陈清如则希望广大师生潜心学习、科研,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重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努力造就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2005年,傅恒志发起设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旨在推进材料加工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该基金至今已评奖8届。“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建设基金”2007年由陈清如设立,至今已评奖6届,有效激励了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两项“院士基金”受益师生目前已达500人次,培养了大批人才,极大支持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对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徐春浩)
 
《中国科学报》 (2012-11-21 第3版 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