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26
选择字号:
最新研究发现
汉语口语产生由音节编码
 
本报讯(记者闫洁)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心理所获悉,该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张清芳研究组发现,音节是汉语口语产生中的编码单元。这一发现与已有字母语言产生过程的研究结果(音段重叠效应)形成鲜明对比,提示在构建通用的语言产生理论时应该考虑不同语言系统的认知特点。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据了解,语言产生包括了概念准备、词汇通达、单词形式编码和发音等一系列认知加工过程。单词形式编码过程指的是从心理词典中提取单词语音形式的信息,并为发音阶段作好准备。
 
在语言产生研究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确定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已有的语言产生模型基于字母语言的研究结果,认为口语产生过程中单词形式的编码单元是音段或者音素。在字母语言中,单词的视觉形式能清楚地表明单词的发音信息。相比而言,在非字母语言(比如汉语)中,单词的发音信息并不能由单词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几乎所有的语言产生模型都认为语言特点不同,其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可能存在不同。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音节而非音素或者音素的组合是汉语口语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
 
张清芳研究组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系统地研究了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已有的汉语口语产生的研究大多使用线索词—目标词启动任务或者图画—词汇干扰实验任务,在这些任务中被试都能清晰地意识到启动词和目标词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意识的策略来完成语言产生任务。掩蔽启动范式是字母语言产生研究中发现音素单元所使用的主要任务,在这一任务中,启动词的呈现时间仅有50毫秒,被试不能意识到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关系,因而也不能采取策略来完成命名任务。
 
研究人员采用了图画命名和单词命名两种任务,变化不同的音节类型,并操纵了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重叠的程度,通过四个系列实验发现:图画命名或单词命名的时间在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音节相同时显著短于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音节不同时。这表明,在汉语词汇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是音节,而非音素或音素的组合。
 
《中国科学报》 (2012-10-26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