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思想曾经引领人类前进,人们发自内心地崇拜伟大的思想和思想家。
在历史上很多重要时刻,思想引发人们的辩论,点燃新的灵感,导致社会变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伟大的思想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伟大的思想家成为民众的偶像,其中包括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大师以及他们的开创性理论,如“媒介即信息”、“广义相对论”等等,足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引领年轻人树立一生的信念。
如今,大师们后继无人。作为大师的晚辈,我们生活在一个思想贫瘠的年代。人们难以产生创新的、挑战权威的思想。由于缺乏思想的支持,我们无法企及大师的高度,更谈不上超越。
前辈的科学大师多在人文领域广泛涉猎,因而能够提出伟大思想。今天的科学家则往往只知道实验和科学方法。这导致他们陷入双重困境:不但缺乏思想,还导致了人们对科学的偏见,以为科学就意味着枯燥乏味。
曾经,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如今他们只能让位于无聊的垃圾信息。这是大师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中国科学报》 (2012-01-16 B1 思想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