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羽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3 22:26:9
选择字号:
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容小视

 
李羽壮
 
袁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华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3月曾赴美国管理技术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主要从事心血管实验室诊断及相关研究。还担任首都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委员、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委员、《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编委等职务。
 
《科学时报》: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三个阶段。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比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制度,但是分析前阶段由于存在许多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影响因素。请你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理解。
 
袁慧:的确,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个薄弱环节,分析前变异必然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
 
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患者准备到样本收集等分析过程,分为生理性变异、标本收集和处理过程的变异和内源性干扰三大类。其中,不合格标本大多数在标本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是可以直接控制的分析前变异,属于技术性的。
 
去年,我们曾对临床尿液标本在不同放置条件下的放置时间导致临床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一些检测项目随着样本放置时间延长,无论是在4℃冰箱内还是室温下,结果均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建议对尿液标本检测的最佳时间是即刻或者2小时之内。
 
从中,我们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有价值的检验指标,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这需要依靠医生、护士、患者、检验及标本运送人员的多方面合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当然医务人员、医患之间增进沟通和交流,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检验质量。
 
《科学时报》:前不久,安贞医院的新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不管是门急诊的人数,还是住院人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增长,检验科是如何应对日益增加的标本量的?
 
袁慧:今年8月份,我们检验科也陆续搬到新门急诊大楼,对检验科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还启用了一套全新的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这就意味着从检验标本处理就开始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即从医生开单、护士采血开始便入信息化网络系统管理,随后标本的识别、传输、处理、分注、分类、检测、收费也都实现自动化管理。
 
分析后自动贮存标本,检验结果的自动分析、报告与传送,并实现自动化提示异常值或危险值,检验医师可随时查询检验结果。
 
同时,检验科通过与院信息中心频繁、及时沟通协作,还实现了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三者间的良好整合,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的要求。
 
《科学时报》:实验室自动化程度提高,有什么最大感触呢?
 
袁慧:对于检验科人员来说,减少了可能发生的失误,缩短了检验周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标本的机会,降低生物危害的发生。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能够更快地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从而更全面、科学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而言,所需标本量减少的同时,结果准确性却提高了。以前抽几管血才能检测的项目,现在也许一管血就足够了。
 
《科学时报》:能力验证是医学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袁慧:我们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进行能力提升与保证。外部能力验证形式主要通过卫生部及省级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和实验室间进行比对。我们实验室参加了卫生部和北京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对于非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我们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或质量体系更完善的单位进行方法学比对,具体方法依据EP9-A2文件,每半年进行一次。
 
在内部能力验证上,我们主要通过对同一检验项目在两个或以上检测系统间进行实验室内方法学比对来实现,具体方法也是依据EP9-A2文件,每半年进行一次。
 
外部和内部能力验证是最基本、最有效消除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偏差的手段。同时,我们强调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总结,填写室间质评总结表和方法学比对分析报告表,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验水平。
 
《科学时报》:不确定度是检验科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不确定的测量是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的一项必要内容。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
 
袁慧: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有分析前样品因素、溯源情况或校准因素、方法精密度因素、方法特异性等其他因素。
 
不过,的确有的检测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难度比较大,因此不确定度的评定也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给出不确定度是对检测数据比较科学的完善表达,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实验室进行了责任保护。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一体的综合发展的科室,设有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临床生化、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和血气室六个专业组。
 
2008年科室获得国家认可委颁发的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证明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检测能力达到了国家认可水平。科室每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预防系等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及北京及外省市院校毕业生生产实习任务。
 
近5年来,工作人员共发表论文3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先后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并且与临床科室合作多项课题。
 
《科学时报》 (2011-11-04 B3 检验医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