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干(1940年08月24日-2015年12月24日,75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家畜繁殖生物学家。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牛,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 【旭日干院士逝世】
雷霁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80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倡导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水产养殖。他系统研究了20多种海水经济鱼类的增养殖理论和技术,其中近10种实现了产业化。 【雷霁霖院士逝世】
齐世荣(1926年10月29日-2015年12月03日,89岁)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中国第一代世界现代史的知名学者,从事世界现代史研究60余年。20世纪90年代与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合编出版六卷本《世界史》,反映了当时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齐世荣逝世】
秦蕴珊(1933年6月1日-2015年11月22日,82岁)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我国最早从事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之一。他对中国陆架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来源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创建和发展了我国海洋沉积学研究,在我国最早提出和建立了中国大陆架的沉积模式。 【秦蕴珊院士逝世】
范绪箕(1914年1月5日-2015年11月21日,102岁)
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致力于航空事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创建了浙江大学航空系,主持设计、组织施工、建成了浙江大学3英尺低速风洞,南京航空学院亚、跨、超音速风洞和热应力模拟试验设备。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架靶机。 【范绪箕逝世】
陆婉珍(1924年9月29日-2015年11月17日,92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和石油化学家。创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分析中心,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分析方法,首先开发成功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研究成功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的组成。 【陆婉珍院士逝世】
曾苏民(1932年2月14日-2015年11月08日,84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金属材料加工专家。研制出快速模锻、复合包套模锻、亚等温模锻等新工艺;开发了一系列重要模锻用铝合金品种,并在波音飞机中得到成功应用;创造多向大变形技术,细化合金基体组织,开发系列锻件热处理技术。 【曾苏民院士逝世】
张效祥(1918年6月26日-2015年10月22日,9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并在此后的35年中主持中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张效祥院士逝世】
张煦(1913年11月6日-2015年09月12日,102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通信工程学家。早年参加通信建设的著名教授之一。在我国通信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1952年,首次开讲“长途通信”课程,连续出版了《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工程》、《多路载波电话》等十余部高校教材和科技参考书。 【张煦院士逝世】
陆启铿(1927年5月17日-2015年08月31日,88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数学家。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陆启铿定理 、陆启铿域、陆启铿不变量和陆启铿常数;陆启铿猜想是建国后首次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猜想。 【陆启铿院士逝世】
张涤生(1916年6月12日-2015年08月19日,100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医学家。为中国整复外科医学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打破传统的医疗观点,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复外科”,从而扩大了医治范围。 【张涤生院士逝世】
郭令智(1915年4月4日-2015年8月5日,101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首次提出江南古岛弧的观点,在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并倡导把板块理论与地体构造应用于中国地质实践。 【郭令智院士逝世】
沈家祥(1921年11月11日-2015年7月30日,94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药物化学家。首创催化氧化法生产关键中间体并改进流程,率先利用本国资源研究成功合成生产结晶维生素A醋酸酯和D;指导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和投产。 【沈家祥院士逝世】
安静娴(1929年2月12日-2015年7月10日,86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化学制药专家。提出并组织实施“磺胺嘧啶”重大技术路线的改进,使其得以顺利工业化;组织和主持头孢类药物,脑血管用药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静娴院士逝世】
王保树(1940年6月15日-2015年6月22日,75岁) 著名的法学家。先后撰写了《合同法》(1986年)、《经济法》(1988年)等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学著作,为我国商法与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90年代,王保树教授与几位学者合作编著的《中国商事法》被视为我国商法发展史的里程碑。 【王保树逝世】
傅家谟(1933年05月-2015年06月1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沉积学与地球化学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石油演化模式,建立了10项有机地球化学新方法、新指标;发现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提出煤系地层成油、膏盐沉积未成熟油的生油理论。 【傅家谟院士逝世】
丁夏畦(1928年5月25日-2015年5月11日,8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数学学家。在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方面成就卓越,在混合型方程、椭圆组和间断解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影响很大,在函数空间及其嵌入定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建立了Ba空间理论,解决了等熵气流整体解研究中的著名数学难题。 【丁夏畦院士逝世】
程莘农(1921年8月24日-2015年5月09日,94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针灸专家。在针灸基础理论研究、针灸选穴、针刺手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主编了《简明针灸学》、《中国针灸学》(中、英文本)、《针灸精义》(印度印行,英文版)、《针灸疗法》等十几种论著。独创了“程式三才”针灸手法。 【程莘农院士逝世】
乔登江(1928年3月-2015年5月8日,87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获得了地下、大气层、中高空(20—40公里)、高空(80公里以上)核爆炸所生成的瞬态和持久的核环境系统结果,并反映在“核爆炸物理概论”等著作中;在数值模拟并使之与实验模拟相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乔登江院士逝世】
黄志强(1922年11月-2015年4月24日,9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外科学专家。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肝胆管结石病,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提出并完善了肝门胆管切形、重建、扩大修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首先开展我国胆石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 【黄志强院士逝世】
徐光宪(1920年11月07日-2015年04月28日,9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 【徐光宪院士逝世】
陈桥驿(1923年12月10-2015年2月11,92岁)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共出版通识地理学、郦学、吴越文化、方志学等方面著作70余种,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了《水经注研究》一、二、三集,《郦道元与水经注》等25部郦学专著。 【陈桥驿逝世】
钟香崇(1921年11月21日-2015年2月11日,94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耐火材料专家。指导了中国铝镁砖和高铝砖、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以及耐火纤维和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 【钟香崇院士逝世】
白正国(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80岁) 著名的数学家。解决了富比尼提出的射影曲面存在的问题,得出如果一个曲面有一族且只有一族渐近曲线是射影等价的,则它们必须属于线形丛,其逆亦真的结果。 【白正国逝世】
陈福田(1938年10月23日-2015年3月20日,76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弹道导弹技术专家。领导我国第一代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首次提出并攻克捷联惯性制导及全数字控制等技术难题,领导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至今仍是我军的主战装备之一。 【陈福田院士逝世】
雷志栋(1938年1月04日-2015年1月26日,77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农田水利和水资源专家。他提出的水资源平衡、盐分平衡等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雷志栋院士逝世】
林为干(1919年10月20日-2015年1月23日,96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微波理论专家。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并提出“传输线阻抗计算法”和“三角波导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上双像的现象。【林为干院士逝世】
刘筠(1929年11月17日-2015年1月21日,86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建立系统的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和食用蛙类的繁殖生理学,研制了养殖鱼类和水生经济动物人工繁殖和育种的技术体系;建立了第一个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培育出优质的三倍体鲫鱼和三倍体鲤鱼。 【刘筠院士逝世】
吴佑寿(1925年7月14日-2015年1月14日,90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电子工程专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数字通信和数据传输、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负责研制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国内第一台TJ——82图像计算机。 【吴佑寿院士逝世】
李小文(1947年3月02日-2015年1月10日,68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地理学家。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 【李小文院士逝世】
徐更光(1932年11月18日-2015年1月7日,8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爆炸理论专家。从事炸药与应用技术的教学和科研。他先后发明了8701、海萨尔、改B等十余种新型混合炸药,发展装药新工艺,这些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武器弹药的能量和安全性。 【徐更光院士逝世】